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车辆荷载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车辆荷载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我国车辆荷载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我国汽车标准荷载研究发展的历程 | 第12-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车队荷载模拟理论 | 第16-30页 |
2.1 常见几种概率分布 | 第16-19页 |
2.1.1 均匀分布 | 第16页 |
2.1.2 正态分布 | 第16-17页 |
2.1.3 极值Ⅰ型分布 | 第17页 |
2.1.4 威布尔分布 | 第17-18页 |
2.1.5 伽马分布 | 第18页 |
2.1.6 多峰分布 | 第18-19页 |
2.2 蒙特卡洛方法生成随机数 | 第19-20页 |
2.2.1 蒙特卡洛方法 | 第19-20页 |
2.2.2 产生均匀[0,1]分布的随机数的几种算法 | 第20页 |
2.3 函数拟合 | 第20-21页 |
2.4 自然车队荷载模拟 | 第21-27页 |
2.4.1 车间距分布函数拟合 | 第21-22页 |
2.4.2 建立车辆轴距-轴重统计模型 | 第22-23页 |
2.4.3 车重分布函数拟合 | 第23页 |
2.4.4 拟合车队荷载 | 第23-25页 |
2.4.5 车辆荷载随机过程 | 第25-26页 |
2.4.6 荷载流拟合 | 第26-27页 |
2.5 自然车队荷载流程序验证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汽车荷载效应计算分析理论 | 第30-46页 |
3.1 结构可靠度 | 第30-33页 |
3.1.1 可靠度概念 | 第30-31页 |
3.1.2 几种常用的计算结构可靠度算法 | 第31-33页 |
3.2 荷载标准值和重现期 | 第33-34页 |
3.3 作用的随机特性 | 第34-36页 |
3.3.1 滤过泊松过程(或伽马—更新过程) | 第34-35页 |
3.3.2 滤过韦泊随机过程 | 第35页 |
3.3.3 平稳二项随机过程 | 第35-36页 |
3.4 规范荷载效应计算方法 | 第36-39页 |
3.5 荷载效应的计算 | 第39-43页 |
3.5.1 基本理论算法 | 第39-40页 |
3.5.2 简支梁影响线方程 | 第40-41页 |
3.5.3 连续梁影响线方程 | 第41-43页 |
3.5.4 15规范计算弯矩效应 | 第43页 |
3.6 荷载效应分析 | 第43-45页 |
3.6.1 荷载与荷载效应的关系 | 第43-44页 |
3.6.2 荷载效应分析 | 第44-4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天津地区的重载交通情况调查 | 第46-74页 |
4.1 调查内容 | 第46页 |
4.2 调查结果 | 第46-69页 |
4.2.1 各治超站的车辆统计结果 | 第46-64页 |
4.2.2 各月份的车辆统计结果 | 第64-68页 |
4.2.3 单车荷重分析 | 第68-69页 |
4.2.4 车重分析小结 | 第69页 |
4.3 自然车队拟合 | 第69-73页 |
4.3.1 车头间分布函数拟合 | 第69-70页 |
4.3.2 车重数据采集及处理 | 第70-72页 |
4.3.3 车辆组的车辆模型 | 第72页 |
4.3.4 车型比例统计 | 第72-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天津地区重载交通的汽车荷载标准研究 | 第74-84页 |
5.1 概述 | 第74页 |
5.2 汽车荷载效应的计算 | 第74页 |
5.3 荷载效应的统计分析 | 第74-79页 |
5.3.1 简支梁桥 | 第75-76页 |
5.3.2 连续梁桥 | 第76-78页 |
5.3.3 数据归并 | 第78-79页 |
5.3.4 说明 | 第79页 |
5.4 天津地区重载交通的汽车荷载标准确定 | 第79-81页 |
5.4.1 重载交通实际作用下设计荷载的确定 | 第79页 |
5.4.2 重载交通实际作用下验算荷载的确定 | 第79-8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6.1 结论 | 第84-85页 |
6.2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