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盆地闽江凹陷构造样式及油气意义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构造特征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石油地质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存在问题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技术方法 | 第16-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 已完成的工作量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闽江凹陷区域地质背景 | 第19-28页 |
2.1 闽江凹陷及邻区概况 | 第19-21页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21-24页 |
2.2.1 闽江凹陷中生界特征 | 第21-22页 |
2.2.2 海陆中生代地层对比 | 第22-24页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第24-28页 |
第三章 地层划分及展布 | 第28-35页 |
3.1 地震地层划分 | 第28-31页 |
3.2 钻井地层划分 | 第31-33页 |
3.3 地层平面展布特征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闽江凹陷构造运动及构造样式特征 | 第35-58页 |
4.1 区域性构造运动特征 | 第35-39页 |
4.2 构造样式特征 | 第39-45页 |
4.2.1 伸展构造样式 | 第39-42页 |
4.2.2 挤压构造样式 | 第42-43页 |
4.2.3 复合型构造样式 | 第43-45页 |
4.3 断裂特征 | 第45-49页 |
4.3.1 断裂形成期次 | 第45页 |
4.3.2 断裂平面展布 | 第45-46页 |
4.3.3 主要断裂特征 | 第46-49页 |
4.4 构造样式与油气的关系 | 第49-58页 |
4.4.1 构造样式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2 构造样式对圈闭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3 构造样式对油气富集的影响 | 第51-53页 |
4.4.4 断层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5 构造运动对油气保存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6 岩浆活动对油气的影响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油气远景区预测 | 第58-65页 |
5.1 油气地质条件分析 | 第58-63页 |
5.1.1 烃源岩条件 | 第58-62页 |
5.1.2 储层条件 | 第62-63页 |
5.1.3 生储盖组合关系 | 第63页 |
5.2 从构造的角度预测中生界油气远景区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