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种植机械论文--播种机论文

播种机播量控制与排种性能监测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国内外控制与监测系统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控制与监测系统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控制与监测系统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技术路线第17-19页
    1.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控制和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第20-28页
    2.1 控制与监测系统的设计目标第20页
    2.2 影响播种机排种均匀性的主要因素第20-21页
    2.3 播种机排种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第21-23页
    2.4 控制与监测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第23-26页
        2.4.1 控制系统的硬件与软件总体方案的设计第23-25页
        2.4.2 监测系统的硬件与软件总体方案的设计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第28-38页
    3.1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第28-30页
    3.2 单片机的选取第30页
    3.3 直流电机的结构及选型第30-32页
    3.4 控制系统独立模块的设计第32-37页
        3.4.1 驱动模块的设计第32-33页
        3.4.2 速度检测模块的设计第33-34页
        3.4.3 数码管显示模块的设计第34-35页
        3.4.4 按键模块的设计第35-36页
        3.4.5 保护电路的设计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与算法设计第38-48页
    4.1 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的介绍第38页
    4.2 PID算法设计第38-42页
        4.2.1 PID控制原理第38-39页
        4.2.2 PID控制算法第39-40页
        4.2.3 采样周期的选择第40-41页
        4.2.4 PID参数整定第41-42页
    4.3 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第42-44页
    4.4 控制系统子程序设计第44-47页
        4.4.1 速度信息采集子程序第44-46页
        4.4.2 PID控制算法子程序第46页
        4.4.3 显示子程序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监测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第48-66页
    5.1 监测装置的设计及原理第48-51页
    5.2 监测系统独立模块的设计第51-57页
        5.2.1 单片机的选型及设计第51-52页
        5.2.2 监测模块的设计第52-53页
        5.2.3 测速模块的设计第53页
        5.2.4 语音报警模块的设计第53-54页
        5.2.5 LED报警模块的设计第54-55页
        5.2.6 数码管显示模块的设计第55-56页
        5.2.7 按键模块的设计第56-57页
    5.3 监测系统主程序的设计第57-60页
        5.3.1 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案第57页
        5.3.2 监控系统的主程序第57-60页
    5.4 监测系统子程序的设计第60-64页
        5.4.1 数据分析处理子程序第60页
        5.4.2 重播处理子程序设计第60-61页
        5.4.3 漏播处理子程序设计第61-62页
        5.4.4 显示子程序设计第62-63页
        5.4.5 按键子程序设计第63-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试验与结果分析第66-80页
    6.1 控制系统的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第66-75页
        6.1.0 试验目的第66页
        6.1.1 试验器材第66-68页
        6.1.2 试验方法第68-70页
        6.1.3 试验的结果与分析第70-75页
    6.2 监测系统的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第75-79页
        6.2.1 试验目的第75页
        6.2.2 试验器材第75-77页
        6.2.3 试验方法及内容第77页
        6.2.4 试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第77-79页
    6.3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7.1 结论第80页
    7.2 工作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致谢第86-88页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履带式联合收割机自主导航系统开发
下一篇:Fe(Ⅱ)添加对水稻土细菌与自养固碳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