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11-2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0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20-21页 |
六、研究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21-23页 |
第一章 转型期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23-34页 |
一、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概念 | 第23-24页 |
(一)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区别 | 第23-24页 |
(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与其他事业单位的区别 | 第24页 |
二、转型期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特征 | 第24-25页 |
三、转型期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困境 | 第25-27页 |
(一)所有权和战略目标多重性问题 | 第25-26页 |
(二)军民发展脱节问题 | 第26页 |
(三)配套保障跟进问题 | 第26页 |
(四)市场化经营管理问题 | 第26-27页 |
三、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理论基础 | 第27-34页 |
(一)绩效考核相关理论 | 第27-30页 |
(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原则 | 第30-31页 |
(三)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 | 第31-34页 |
第二章 C军工研究所转型期绩效考核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34-49页 |
一、C军工研究所基本概况 | 第34-39页 |
(一)研究所简介 | 第34页 |
(二)组织机构 | 第34-35页 |
(三)人员结构 | 第35-38页 |
(四)管理模式 | 第38-39页 |
二、C军工研究所绩效考核体系的现状 | 第39-43页 |
(一)考核对象 | 第39页 |
(二)考核内容和标准 | 第39-41页 |
(三)考核程序及方法 | 第41-42页 |
(四)考核结果应用 | 第42-43页 |
三、C军工研究所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一)考核对象无层次区分:管理、科研人员未分类 | 第43页 |
(二)考核指标未科学设立:与岗位、业绩未关联 | 第43-44页 |
(三)考核机制只流于形式:科层官僚一言堂 | 第44页 |
(四)考核结果缺乏激励性:军工单位传统特性明显 | 第44-45页 |
(五)考核目标未得到体现:参与度、重视度较低 | 第45-46页 |
四、C军工研究所绩效考核体系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6-49页 |
(一)转型期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 | 第46-47页 |
(二)传统科层管理的固化模式 | 第47页 |
(三)各级发展目标的互相脱节 | 第47-48页 |
(四)绩效考核体系的弱势地位 | 第48页 |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欠缺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军工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的经验借鉴 | 第49-55页 |
一、中航某军工研究所绩效考核办法借鉴 | 第49-51页 |
(一)组织分工 | 第49页 |
(二)考核程序 | 第49页 |
(三)考核内容 | 第49-51页 |
(四)结果运用 | 第51页 |
(五)借鉴 | 第51页 |
二、总参某研究所绩效考核办法借鉴 | 第51-55页 |
(一)军品部门考核 | 第51-53页 |
(二)民品(三产)部门考核 | 第53页 |
(三)借鉴 | 第53-55页 |
第四章 C军工研究所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与改进 | 第55-69页 |
一、考核对象的选择和分类 | 第55-56页 |
(一)考核对象的类别 | 第55页 |
(二)考核对象的分类选择 | 第55-56页 |
二、考核指标的确定和权重 | 第56-63页 |
(一)关键绩效指标 | 第56-57页 |
(二)对各类人员的考核指标和权重 | 第57-62页 |
(三)对部门的考核指标和权重 | 第62-63页 |
三、考核结果的反馈和应用 | 第63-66页 |
(一)绩效考核的反馈 | 第64页 |
(二)绩效结果的应用 | 第64-66页 |
四、考核体系的配套和完善 | 第66-69页 |
(一)转变绩效考核理念 | 第66-67页 |
(二)优化组织机构设置 | 第67页 |
(三)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 第67页 |
(四)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