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全文缩略词 | 第13-15页 |
引言 | 第15-17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7-59页 |
第一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 第17-35页 |
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第17-21页 |
2. ACE2的研究概述 | 第21-23页 |
3. ACE2的生物学作用 | 第23-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5页 |
第二章 ACE2在炎症损伤方面的研究 | 第35-49页 |
1. RAS/ACE2与炎症损伤概述 | 第35-39页 |
2. ACE2/RAS在不同组织器官炎性损伤反应中的调节作用 | 第39-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第三章 ACE2在乳腺炎上的研究进展 | 第49-59页 |
1. 乳腺炎概述 | 第49页 |
2. 乳腺炎的危害 | 第49-50页 |
3. 乳腺炎的病因 | 第50页 |
4. 乳腺炎的发病机制 | 第50-52页 |
5. RAS或ACE2与乳腺炎 | 第52-53页 |
6. ACE2在乳腺炎机制研究及防治方面的开发应用前景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59-125页 |
第四章 ACE2在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定位及RAS两条轴与细胞炎性损伤的关系 | 第59-8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1.1 细胞来源 | 第61页 |
1.2 仪器与设备 | 第61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61页 |
2. 方法 | 第61-66页 |
2.1 ACE2在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定位 | 第61-63页 |
2.2 LPS诱导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63-65页 |
2.3 RAS各成分在不同浓度LPS致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中的表达变化 | 第65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65-6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6-75页 |
3.1 ACE2在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和细胞学定位 | 第66-67页 |
3.2 LPS诱导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67-71页 |
3.3 LPS致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RAS各成员的变化 | 第71-73页 |
3.5 ACE蛋白/ACE2蛋白比值分析 | 第73-74页 |
3.6 LPS与ACE2蛋白相关性分析 | 第74页 |
3.7 LPS与炎性因子、RAS两条轴各成员的相关性分析 | 第74-75页 |
4. 讨论 | 第75-77页 |
4.1 ACE2在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定位 | 第75页 |
4.2 LPS诱导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75-76页 |
4.3 ACE2或RAS各成员在LPS诱导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 第76-77页 |
4.4 RAS两条轴在LPS诱导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中的相互关系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第五章 ACE2在LPS诱导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损伤中的抵抗作用及其信号机制 | 第83-109页 |
1. 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84-85页 |
1.1 细胞来源 | 第84页 |
1.2 仪器与设备 | 第84-85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85页 |
2. 方法 | 第85-91页 |
2.1 CRISPR-Cas9小鼠乳腺上皮细胞ACE2基因敲除细胞系的建立 | 第85-88页 |
2.2 LPS诱导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损伤及实验分组 | 第88-89页 |
2.3 NF-κB和MAPK信号通路主要蛋白因子磷酸化水平检测 | 第89-90页 |
2.4 乳腺上皮细胞中NF-κB和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65、ERK、JNK、p38的磷酸化水平的检测 | 第90页 |
2.5 统计分析 | 第90-91页 |
3. 结果 | 第91-100页 |
3.1 乳腺上皮细胞中的ACE2敲除细胞株的建立 | 第91-93页 |
3.2 ACE2基因敲除和加入ACE2活性蛋白处理乳腺上皮细胞损伤情况检测结果 | 第93-96页 |
3.3 ACE2基因敲除和加入ACE2活性蛋白处理乳腺上皮细胞中RAS各成员的表达或含量测定结果 | 第96-98页 |
3.4 乳腺上皮细胞中NF-κB和MAPK信号通路各蛋白因子表达变化 | 第98-100页 |
4. 讨论 | 第100-104页 |
4.1 CRISPR/Cas9-ACE2基因乳腺上皮细胞系的建立 | 第100-101页 |
4.2 ACE2抵抗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分子机制 | 第101-102页 |
4.3 ACE2抵抗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信号机制机制 | 第102-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第六章 ACE2对LPS致小鼠乳腺炎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炎机理 | 第109-12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10页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10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110页 |
2. 方法 | 第110-113页 |
2.1 动物处理和样品采集 | 第110-112页 |
2.2 乳腺组织学检测 | 第112页 |
2.3 乳腺组织中TNF-α、IL-6和IL-8含量的测定 | 第112页 |
2.4 乳腺组织中MPO和NAG等炎性指标的测定 | 第112-113页 |
2.5 乳腺组织中ACE2的细胞学定位和表达差异分析 | 第113页 |
2.6 乳腺组织中AngⅡ和Ang1-7含量测定 | 第113页 |
2.7 乳腺组织中p65和ERK的磷酸化水平检测 | 第113页 |
2.8 统计分析 | 第113页 |
3. 结果 | 第113-119页 |
3.1 实验小鼠体重及乳腺组织大体观察 | 第113-114页 |
3.2 小鼠乳腺组织HE染色结果 | 第114-115页 |
3.2 乳腺组织中TNF-α、IL-6和IL-8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115-116页 |
3.3 乳腺组织中MPO、NAG酶活的测定结果 | 第116-117页 |
3.4 乳腺组织中ACE2的表达变化 | 第117-118页 |
3.5 乳腺组织中AngⅡ和Ang1-7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118页 |
3.6 乳腺组织中p65和ERK的磷酸化水平检测结果 | 第118-119页 |
4. 讨论 | 第119-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5页 |
全文讨论 | 第125-131页 |
1. 体外细胞和在乳腺炎症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125-126页 |
2. ACE2在小鼠乳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第126-128页 |
2.1 ACE2在乳腺中的表达与炎症发生的互作 | 第126页 |
2.2 CRISPR/Cas9基因敲除系统在ACE2机制上的研究 | 第126-127页 |
2.3 ACE2介入对乳腺炎的抗炎抗损伤作用 | 第127-128页 |
3. ACE2调节LPS诱导乳腺炎的分子机制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1页 |
全文总结 | 第131-133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33-135页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及学术交流情况 | 第135-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