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图目录 | 第13-14页 |
表目录 | 第14-16页 |
1 绪论 | 第16-26页 |
·技术战略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 第16-17页 |
·基于技术体制的技术战略研究的意义 | 第17-20页 |
·现实意义 | 第17-19页 |
·理论意义 | 第19-20页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20-21页 |
·论文框架和内容安排 | 第21-2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6-56页 |
·技术战略 | 第26-41页 |
·技术战略的起源 | 第26-29页 |
·技术战略的内涵及外延 | 第29-34页 |
·技术战略的三种观点 | 第34-41页 |
·技术战略与创新绩效 | 第41-44页 |
·技术战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 第41-42页 |
·技术战略和创新绩效关系的环境因素研究 | 第42-44页 |
·技术体制 | 第44-54页 |
·技术体制理论的源起 | 第44-45页 |
·技术体制的内涵解析 | 第45-49页 |
·技术体制的维度探讨 | 第49-51页 |
·技术体制与创新模式 | 第51-54页 |
·对以往研究的总结 | 第54-56页 |
3 基于技术体制的企业技术战略分析 | 第56-84页 |
·技术战略类型的划分 | 第56-61页 |
·创新绩效的衡量标准 | 第61-63页 |
·不同技术体制下的技术战略 | 第63-80页 |
·技术体制界定和类型划分 | 第63-65页 |
·熊彼特Ⅰ型技术体制下技术战略:江苏华源公司案例分析 | 第65-72页 |
·熊彼特Ⅱ型技术体制下技术战略:宁波精达公司案例分析 | 第72-80页 |
·不同技术体制下的技术战略小结 | 第80-84页 |
4 机理分析与模型构建 | 第84-94页 |
·技术战略与创新绩效 | 第84-86页 |
·技术探索战略与创新绩效 | 第84-85页 |
·技术利用战略与创新绩效 | 第85-86页 |
·技术体制下的技术战略 | 第86-91页 |
·不同技术体制的维度解析 | 第86-87页 |
·熊彼特Ⅰ型技术体制与技术战略 | 第87-89页 |
·熊彼特Ⅱ型技术体制与技术战略 | 第89-91页 |
·模型构建 | 第91-94页 |
5 实证分析 | 第94-124页 |
·问卷设计及变量测量 | 第94-101页 |
·整体设计 | 第94-95页 |
·变量测量 | 第95-101页 |
·问卷回收及有效性 | 第101-103页 |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第101-102页 |
·样本的有效性控制 | 第102-103页 |
·数据分析及相关结果 | 第103-124页 |
·信度及效度分析 | 第104-109页 |
·相关分析及相关结果 | 第109-110页 |
·总体的结构方程验证 | 第110-114页 |
·聚类分析及相关结果 | 第114-115页 |
·不同技术体制下的回归分析 | 第115-120页 |
·实证结果及讨论 | 第120-124页 |
6 对策与建议 | 第124-132页 |
·面向企业的对策建议 | 第124-127页 |
·提高技术战略认识,制定合理技术战略 | 第124-125页 |
·利用技术体制的工具,理解技术环境 | 第125页 |
·基于不同的技术环境,优化技术战略 | 第125-126页 |
·协调好企业的短期与长期技术发展 | 第126-127页 |
·面向政府的建议 | 第127-132页 |
·为企业创建良好的技术生存环境 | 第128-129页 |
·引导企业技术战略方向,促进产业发展 | 第129-132页 |
7 研究结论、局限性及展望 | 第132-136页 |
·研究主要结论 | 第132-133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133-134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4页 |
附录1:调查问卷 | 第144-148页 |
附录2:访谈问卷 | 第148-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