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策略与保障措施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2 非常规水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 第15-18页 |
1.2.1 非常规水资源的概念 | 第15-16页 |
1.2.2 非常规水资源的分类 | 第16-18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2章 厦门市水资源现状分析 | 第21-37页 |
2.1 厦门市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2.1.1 自然地理 | 第21页 |
2.1.2 社会经济 | 第21页 |
2.1.3 人口规模 | 第21-22页 |
2.2 厦门市水资源概况 | 第22-26页 |
2.2.1 降雨量 | 第23-24页 |
2.2.2 地表水总量 | 第24页 |
2.2.3 地下水总量 | 第24-25页 |
2.2.4 水资源总量 | 第25-26页 |
2.3 厦门市水资源供给情况 | 第26-32页 |
2.3.1 供水现状 | 第26-27页 |
2.3.2 本地地表水资源情况 | 第27-28页 |
2.3.3 区域外调水情况 | 第28-29页 |
2.3.4 地下水取水井情况 | 第29-30页 |
2.3.5 饮用水源地 | 第30页 |
2.3.6 水质情况 | 第30-32页 |
2.4 厦门市水资源利用情况 | 第32-34页 |
2.4.1 用水现状 | 第32-33页 |
2.4.2 用水指标分析 | 第33-34页 |
2.5 厦门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第3章 厦门市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37-60页 |
3.1 系统动力学 | 第37-39页 |
3.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第37页 |
3.1.2 系统动力学特点 | 第37-38页 |
3.1.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第38-39页 |
3.1.4 模型变量的类型 | 第39页 |
3.1.5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39页 |
3.2 模型的构建 | 第39-55页 |
3.2.1 模型系统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3.2.2 模型系统流程图 | 第41-43页 |
3.2.3 模型原因树图 | 第43-44页 |
3.2.4 模型中各子系统参数的确定 | 第44-54页 |
3.2.5 模型方程 | 第54-55页 |
3.3 模型检验 | 第55-56页 |
3.4 模型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第4章 厦门市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策略 | 第60-86页 |
4.1 雨水利用 | 第60-69页 |
4.1.1 厦门市雨水利用基础 | 第60页 |
4.1.2 国外雨水利用现状 | 第60-63页 |
4.1.3 国内雨水利用现状 | 第63-64页 |
4.1.4 厦门市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64-66页 |
4.1.5 厦门市雨水利用策略 | 第66-68页 |
4.1.6 雨水利用效益 | 第68-69页 |
4.2 中水回用 | 第69-76页 |
4.2.1 厦门市中水回用基础 | 第69页 |
4.2.2 国外中水回用现状 | 第69-71页 |
4.2.3 国内中水回用现状 | 第71-73页 |
4.2.4 厦门市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 | 第73-75页 |
4.2.5 厦门市中水回用策略 | 第75页 |
4.2.6 中水回用效益 | 第75-76页 |
4.3 海水淡化 | 第76-82页 |
4.3.1 厦门市海水淡化基础 | 第76页 |
4.3.2 国外海水淡化现状 | 第76-78页 |
4.3.3 国内海水淡化现状 | 第78-80页 |
4.3.4 厦门市海水淡化存在的问题 | 第80-81页 |
4.3.5 厦门市海水淡化策略 | 第81页 |
4.3.6 海水淡化效益 | 第81-82页 |
4.4 厦门市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的保障措施 | 第82-85页 |
4.5 小结 | 第85-86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9页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