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物理学论文--生物声学论文

嗓音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5页
        1.1.1 嗓音生成的方式第11-14页
        1.1.2 嗓音生成的非线性特性第14-15页
    1.2 嗓音生成的非线性特性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第17-20页
        1.3.1 论文主要工作第17-18页
        1.3.2 论文章节安排第18-20页
第2章 基于最小嵌入维的嗓音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第20-31页
    2.1 研究方法第20-24页
        2.1.1 样本选择与初步分析第20-21页
        2.1.2 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第21-23页
        2.1.3 统计分析第23-24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4-30页
        2.2.1 嗓音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第24-27页
        2.2.2 传统方法与优化方法计算时间第27-28页
        2.2.3 优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方法效力评估第28-29页
        2.2.4 分析与讨论第29-30页
    2.3 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基于Scaling Region自动识别的嗓音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第31-43页
    3.1 关联维数与Scaling region第31-33页
    3.2 基于变异系数的Scaling region自动识别算法第33-38页
        3.2.1 线性区域的判定第33-34页
        3.2.2 算法验证第34-38页
    3.3 基于频数统计的Scaling region自动识别算法第38-42页
        3.3.1 线性区域的判定第38-39页
        3.3.2 算法验证第39-42页
    3.4 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表面脱水对声带振动特性影响的定量分析第43-60页
    4.1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43-48页
        4.1.1 声带脱水实验第43-46页
        4.1.2 时空分析第46-48页
        4.1.3 统计分析第48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8-59页
        4.2.1 声带振动的时空特性第48-52页
        4.2.2 振动信号的关联维数第52-54页
        4.2.3 统计分析结果第54-57页
        4.2.4 分析与讨论第57-59页
    4.3 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5.1 总结第60-61页
    5.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冈比亚按蚊犬尿氨酸甲酰胺酶抑制剂的虚拟筛选
下一篇:基于带有连续延时的ODE模型的基因调控关系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