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挥发性有机物(VOCs) | 第11页 |
1.2 VOCs的治理技术 | 第11-16页 |
1.2.1 回收技术 | 第12-14页 |
1.2.2 消除技术 | 第14-16页 |
1.3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VOCs的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1.3.1 等离子体技术概述 | 第16-19页 |
1.3.2 低温等离子体联合技术 | 第19-22页 |
1.4 分子筛的再生 | 第22-25页 |
1.4.1 分子筛的特性 | 第22页 |
1.4.2 分子筛的应用 | 第22-23页 |
1.4.3 分子筛再生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25-27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26-27页 |
2 实验系统的建立及分析评价方法 | 第27-32页 |
2.1 实验使用药品及仪器 | 第27-28页 |
2.1.1 目标气体的确定 | 第27页 |
2.1.2 实验中使用的药品及仪器 | 第27-28页 |
2.2 实验系统 | 第28-30页 |
2.2.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28-29页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30页 |
2.3 分析方法与评价指标 | 第30-32页 |
2.3.1 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2.3.2 性能评价指标 | 第31-32页 |
3 不同分子筛联合等离子体降解甲苯 | 第32-41页 |
3.1 分子筛对吸附催化联合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苯的影响 | 第32-36页 |
3.1.1 分子筛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3.1.2 分子筛对等离子体氧化降解甲苯的影响 | 第34-35页 |
3.1.3 分子筛对副产物O_3和N_2O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 负载Mn、Ag分子筛对甲苯的吸附性能及等离子体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36-40页 |
3.2.1 负载Mn、Ag分子筛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6-38页 |
3.2.2 负载Mn、Ag分子筛催化降解吸附态甲苯的性能 | 第38-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混合填料联合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苯的影响 | 第41-49页 |
4.1 混合填料对吸附联合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苯的影响 | 第41-46页 |
4.1.1 不同比例HY/TCH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4.1.2 不同比例HY/TCH对甲苯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4.1.3 不同比例HY/TCH对副产物O_3和N_2O的影响 | 第43页 |
4.1.4 不同比例的HY/γ-Al_2O_3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4.1.5 不同比例的HY/γ-Al_2O_3对甲苯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4.1.6 不同比例HY/γ-Al_2O_3对副产物O_3和N_2O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 对比混合填料联合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苯的影响 | 第46-48页 |
4.2.1 不同填料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6页 |
4.2.2 不同填料联合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苯的性能 | 第46-47页 |
4.2.3 不同填料对副产物O_3和N_2O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DBD等离子体循环再生催化剂 | 第49-60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活性组分对再生性能的影响 | 第49-52页 |
5.2.1 活性组分对催化性的能影响 | 第49-50页 |
5.2.2 活性组分对副产物O_3和N_2O的影响 | 第50-51页 |
5.2.3 活性组分对再生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 DBD等离子体循环再生载甲苯的催化剂 | 第52-59页 |
5.3.1 再生循环次数对吸附性能和再生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5.3.2 再生循环次数对降解吸附态甲苯产物的影响 | 第53-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建议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