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失能人物题材纪录片的故事化 | 第16-23页 |
第一节 选题内容的故事化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情感的表达 | 第17-19页 |
一、镜头描写下的情感 | 第17-18页 |
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细节的把握 | 第19-23页 |
一、情节戏剧化 | 第20-21页 |
二、情节细节的把握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失能人物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视角 | 第23-34页 |
第一节 何为失能的整体架构 | 第23-26页 |
一、何为失能 | 第23-24页 |
二、以事件带动人物 | 第24-25页 |
三、“三幕”结构的讲述 | 第25-26页 |
第二节 镜头的处理 | 第26-29页 |
一、平民视角 | 第27-28页 |
二、呈现失能性但不放大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真实电影”理论与“直接电影”理论的影响和实践 | 第29-34页 |
一、“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的影响 | 第30-31页 |
二、“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的实践 | 第31-32页 |
三、编导思维的把握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失能人物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 第34-47页 |
第一节 戏剧性的故事讲述 | 第34-37页 |
一、情节的设计 | 第35-36页 |
二、塑造人物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故事弧的把握 | 第37-41页 |
一、拍摄中发掘故事 | 第38-39页 |
二、把握诱发事件与背景故事 | 第39-40页 |
三、控制时间 | 第40-41页 |
第三节 音乐的运用 | 第41-47页 |
一、深化主题 | 第43页 |
二、渲染气氛 | 第43-45页 |
三、增强节奏感 | 第45-47页 |
第四章 个人作品《梦不落的夏天》纪录片的叙事分析 | 第47-53页 |
第一节 《梦不落的夏天》纪录片可行性分析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梦不落的夏天》纪录片艺术特征 | 第49-50页 |
第三节 《梦不落的夏天》纪录片叙事策略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