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城市集中供热论文

片区建筑集中供暖运行协同调节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表第8-11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热负荷预测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供暖系统运行调节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17-18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编排第18-21页
        1.3.1 本文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本文章节编排第19-21页
2 住宅建筑集中供暖供需系统模型第21-39页
    2.1 住宅建筑供暖需求热负荷模拟方法第21页
        2.1.1 DeST模拟软件简介第21页
        2.1.2 住宅建筑热负荷影响因素分析第21页
    2.2 人员在室随机模型第21-26页
        2.2.1 随机模型第22-23页
        2.2.2 随机事件关键参数的确定第23-26页
    2.3 末端模型第26-29页
        2.3.1 地板辐射供暖的研究第26页
        2.3.2 地板辐射供暖物理模型第26-27页
        2.3.3 地板辐射供暖数学模型第27-29页
    2.4 输配管网模型第29-37页
        2.4.1 水泵能耗模型第29-31页
        2.4.2 管网模型第31-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3 住宅建筑集中供暖热负荷模拟实例与分析第39-55页
    3.1 模拟对象第39-40页
        3.1.1 模拟建筑外扰的选取第39页
        3.1.2 模拟建筑内扰的选取第39-40页
    3.2 不同家庭分布情景的住宅建筑热负荷分析第40-50页
        3.2.1 人员在室率第40-44页
        3.2.2 不同类型家庭的热负荷分布特点第44-45页
        3.2.3 不同居住建筑情景的热负荷模拟结果第45-50页
    3.3 常见几种末端调节方式下供热量模拟分析第50-54页
        3.3.1 末端调控原理第50-51页
        3.3.2 末端常用3种调控方式供热量模拟结果第51-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4 集中供暖协同调节方法研究第55-77页
    4.1 传统集中供暖调节方法第55页
    4.2 协同调节方法第55-71页
        4.2.1 工程概况第56-57页
        4.2.2 集中质调节第57-61页
        4.2.3 分散量调节与集中量调节第61-71页
    4.3 末端调节效果评价第71-76页
        4.3.1 评价指标第72页
        4.3.2 结果分析第72-76页
    4.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5.1 研究结论第77-78页
    5.2 研究展望第78-79页
致谢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限深度Gibson地基上四边自由矩形薄板的伽辽金解
下一篇:男性气质的表现:谭恩美小说中男性形象的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