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5页 |
一 文昌鱼——发育遗传学中的新兴模式生物 | 第13-14页 |
1 文昌鱼的进化地位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2 文昌鱼—研究脊椎动物器官起源、胚胎发育、疾病发生等分子机制的良好模型 | 第14页 |
二 后生动物非编码保守元件 | 第14-25页 |
1 脊椎动物中的非编码保守序列 | 第15-17页 |
2 无脊椎动物中的非编码保守序列 | 第17-19页 |
3 非编码保守元件的特点 | 第19-23页 |
4 非编码保守元件的演化 | 第23-24页 |
5 非编码保守元件在体轴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三 TALEN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简介 | 第25-33页 |
1 TALEN基因打靶技术 | 第25-29页 |
2 CRISPR/Cas9基因打靶技术 | 第29-33页 |
四 论文的选题和目的 | 第33-35页 |
第二章 白氏文昌鱼Actin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 第35-67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35-51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35-36页 |
2 方法 | 第36-51页 |
二 结果和讨论 | 第51-67页 |
1 Actin-6-2是一个广泛且高表达的基因 | 第51-58页 |
2 白氏文昌鱼Actin-6-2有2个转录起始位点 | 第58-61页 |
3 白氏文昌鱼Actin-6-2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功能 | 第61-63页 |
4 LacZ报告质粒在文昌鱼胚胎中的表达谱 | 第63-65页 |
5 Actin-6-2基因的最小启动子 | 第65-67页 |
第三章 Pax基因非编码保守元件功能的研究 | 第67-105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68-74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68页 |
2 方法 | 第68-74页 |
二 结果 | 第74-91页 |
1 后口动物Pax基因非编码保守元件(CNEs)的鉴定 | 第74-82页 |
2 白氏文昌鱼Pax2/58基因在胚胎发育中的空间表达谱 | 第82-84页 |
3 文昌鱼中Pax2/5/8基因相关的CNEs功能分析 | 第84-87页 |
4 后口动物Pax2/5/8基因相关的同源CNEs的功能分析 | 第87-91页 |
三 讨论 | 第91-95页 |
1 后口动物类群Pax基因家族周围存在大量的非编码保守元件(CNEs) | 第91-92页 |
2 白氏文昌鱼Pax2/58基因的空间表达谱 | 第92页 |
3 Pax2基因相关的非编码保守元件(CNEs)起着增强子的功能 | 第92-93页 |
4 后口动物非编码保守元件(CNEs)功能的进化 | 第93-95页 |
附件 | 第95-105页 |
第四章 文昌鱼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建立 | 第105-129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106-115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106页 |
2 方法 | 第106-115页 |
二 结果 | 第115-125页 |
1 GoldyTALEN能有效地诱导文昌鱼体细胞突变 | 第115-119页 |
2 TALEN介导的文昌鱼基因组大片段缺失 | 第119-122页 |
3 TALEN介导的文昌鱼基因组同源修复 | 第122-125页 |
三 讨论 | 第125-127页 |
附件 | 第127-12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29-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51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论文、专利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151-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