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1.1 纳米技术 | 第11-12页 |
| 1.2 纳米药物 | 第12-14页 |
| 1.3 纳米颗粒 | 第14-17页 |
| 1.4 生物界面 | 第17-19页 |
| 1.5 纳米药物与生物界面的相互作用 | 第19-23页 |
| 1.6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 | 第25-33页 |
| 2.1 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 2.2 系综和边界条件 | 第26-27页 |
| 2.3 耦合 | 第27-28页 |
| 2.4 力场 | 第28-32页 |
| 2.5 模拟软件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不同尺寸的纳米颗粒对磷脂单分子层的作用 | 第33-41页 |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 3.2 模型和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 3.4 结论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不同表面电荷密度的纳米颗粒对磷脂单分子层的作用 | 第41-53页 |
| 4.1 引言 | 第41-42页 |
| 4.2 模拟细节 | 第42-43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1页 |
| 4.4 结论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不同表面电荷分布的纳米颗粒对磷脂单分子层的作用 | 第53-65页 |
| 5.1 引言 | 第53-54页 |
| 5.2 模拟细节 | 第54-56页 |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 5.4 结论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9页 |
| 6.1 工作总结 | 第65-66页 |
| 6.2 工作展望 | 第66-69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9-71页 |
| 一、期刊论文 | 第69页 |
| 二、作者简介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