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1页 |
1.1. 肝细胞癌治疗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 共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 第13-16页 |
1.2.1. SOR与系统性化疗药物共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 第14-15页 |
1.2.2. SOR与RNA共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 第15页 |
1.2.3. SOR与造影剂共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 第15-16页 |
1.3. 甘草次酸介导的肝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 第16-19页 |
1.3.1.脂质体 | 第16-17页 |
1.3.2 聚合物胶束 | 第17-18页 |
1.3.3 纳米粒 | 第18-19页 |
1.4. 课题设计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肝靶向奥沙利铂与索拉菲尼共载脂质体中药物含量及包封率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1-30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1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2.1. GA-OS-Lip中奥沙利铂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1-22页 |
2.2.2. GA-OS-Lip中索拉菲尼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2-23页 |
2.3. 结果 | 第23-28页 |
2.3.1. GA-OS-Lip中奥沙利铂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3-26页 |
2.3.2. GA-OS-Lip中索拉菲尼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6-28页 |
2.4. 讨论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肝靶向奥沙利铂与索拉菲尼共载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 第30-43页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0-31页 |
3.1.1.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3.2.1. 奥沙利铂与索拉菲尼的协同效应考察 | 第31-32页 |
3.2.2. 肝靶向分子GA-DSPE的合成 | 第32页 |
3.2.3. 不同剂型脂质的制备 | 第32-33页 |
3.2.4. GA-OS-Lip的制备处方优化 | 第33-34页 |
3.2.5. 包封率的测定采用 | 第34页 |
3.2.6. 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的测定 | 第34页 |
3.2.7.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形貌 | 第34页 |
3.2.8. 热力学研究 | 第34页 |
3.2.9. 稳定性研究 | 第34页 |
3.2.10. 体外释放测定 | 第34-35页 |
3.3. 结果 | 第35-41页 |
3.3.1. 奥沙利铂与索拉菲尼的协同效应考察 | 第35-36页 |
3.3.2. 肝靶向分子GA-DSPE的合成及表征 | 第36-37页 |
3.3.3. GA-OS-Lip的处方优化 | 第37-38页 |
3.3.4. GA-OS-Lip的形貌表征 | 第38-39页 |
3.3.5. GA-OS-Lip的热力学研究 | 第39页 |
3.3.6. GA-OS-Lip的稳定性研究 | 第39-40页 |
3.3.7. GA-OS-Lip的体外释放研究 | 第40-41页 |
3.4. 讨论 | 第41-42页 |
3.5. 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肝靶向奥沙利铂与索拉菲尼共载脂质体的体内外评价 | 第43-52页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3-44页 |
4.1.1. 实验试剂 | 第43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4.1.3. 细胞与动物 | 第4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4.2.1. GA-OS-Lip的体外细胞毒性与凋亡检测 | 第44-45页 |
4.2.2. GA-OS-Lip的体外细胞摄取评价 | 第45页 |
4.2.3. 小动物活体成像表征 | 第45-46页 |
4.3. 结果 | 第46-51页 |
4.3.1.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及凋亡分析 | 第46-48页 |
4.3.2. 体外细胞摄取实验 | 第48-50页 |
4.3.3. 小动物活体成像表征 | 第50-51页 |
4.4. 讨论 | 第51页 |
4.5.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2-53页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