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其他论文

陀螺果休眠的生理生化动态分析

致谢第3-4页
英文缩略表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8页
    1 林木种子休眠研究进展第11-14页
        1.1 林木种子休眠的原因与类型第11-12页
        1.2 林木种子休眠解除和萌发过程中的代谢及其调控第12-14页
    2 安息香科植物种子休眠研究进展第14-16页
        2.1 安息香科植物种子的休眠原因第14-15页
        2.2 安息香科植物种子的休眠解除技术第15-16页
    3 陀螺果研究进展第16-18页
        3.1 分类地位第16页
        3.2 地理分布变迁及化石记录第16-17页
        3.3 经济价值、栽培历史和培育技术第17-18页
第二章 不同层积阶段果皮形态、透水性和pH值变化第18-3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8-19页
        1.1 实验材料第18页
        1.2 果皮形态结构观察第18-19页
        1.3 果皮透水性测定第19页
        1.4 果皮pH值测定第19页
        1.5 数据处理第1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9-28页
        2.1 果皮形态结构变化第19-23页
        2.2 果皮透水性变化第23-27页
        2.3 沙藏过程中果皮pH值变化第27-28页
    3 讨论第28-30页
        3.1 陀螺果的物理休眠第28-29页
        3.2 陀螺果物理休眠解除技术第29-30页
第三章 不同层积阶段胚乳营养物质和代谢酶动态变化第30-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3页
        1.1 实验材料第30页
        1.2 胚乳营养物质含量测定第30-31页
        1.3 胚乳代谢酶活性测定第31-33页
        1.4 数据处理第3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3-40页
        2.1 胚乳中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第33-37页
        2.2 胚乳中代谢酶活性变化第37-40页
    3 讨论第40-42页
        3.1 不同层积阶段胚乳营养物质代谢变化第40-41页
        3.2 不同层积阶段代谢酶活性变化第41-42页
第四章 不同层积阶段胚乳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第42-4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页
        1.1 实验材料第42页
        1.2 内源激素测定第42页
        1.3 数据处理第4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2-48页
        2.1 GA_3含量变化第42-43页
        2.2 ZR含量变化第43-44页
        2.3 ABA含量变化第44-45页
        2.4 IAA含量变化第45页
        2.5 GA_3/ABA变化第45-46页
        2.6 ZR/ABA变化第46-47页
        2.7 IAA/ABA变化第47-48页
    3 讨论第48-4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9-52页
    1 主要研究结论第49页
    2 展望第49-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句容市麻栎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储量研究
下一篇:模拟氮沉降对桂花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