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居民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基于T市的调查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目的第8-9页
        1.1.3 研究意义第9页
    1.2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研究综述第9-16页
        1.2.1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的概念第10-12页
        1.2.2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的决定因素第12-13页
        1.2.3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的外在影响因素第13-15页
        1.2.4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研究现状评价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可能的创新点第17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20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20页
2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第20-28页
    2.1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的特征第20-22页
        2.1.1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的“层次性”第20页
        2.1.2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的“能动性”第20-21页
        2.1.3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的“物质决定性”第21-22页
    2.2 影响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的三个客观因素第22-24页
        2.2.1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第22-23页
        2.2.2 生态保护宣传教育要素第23页
        2.2.3 生态保护法制建设要素第23-24页
    2.3 影响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的四个主观因素第24-28页
        2.3.1 生态保护法律知识水平第24页
        2.3.2 生态保护法律权利义务评价第24-25页
        2.3.3 生态保护法律运用意识第25页
        2.3.4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需求第25-28页
3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第28-44页
    3.1 调查方法与基本内容第28-35页
        3.1.1 问卷设计方法及调查内容第28-30页
        3.1.2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第30页
        3.1.3 调查结果分析第30-35页
    3.2 研究变量与模型选择第35页
        3.2.1 研究变量第35页
        3.2.2 模型选择第35页
    3.3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5-44页
        3.3.1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影响因素的交互分类分析第35-40页
        3.3.2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第40-44页
4 居民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的提升策略第44-54页
    4.1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提升的历史经验第44-46页
        4.1.1 国外居民生态保护法律意识提升的启示第44-45页
        4.1.2 我国居民生态保护法律意识提升的启示第45-46页
    4.2 生态保护法律意识的提升策略第46-54页
        4.2.1 以非公领域职业居民为意识提升的重点群体第46-48页
        4.2.2 以实现生态保护参与为意识提升的有效途径第48-50页
        4.2.3 以形成宣传新媒介为意识提升的关键手段第50-54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54页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第58-6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村高龄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市Q村为例
下一篇:人事保证责任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