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写词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25页 |
1.1 花药的发育时期 | 第11-12页 |
1.2 aba对花药发育的影响 | 第12-13页 |
1.3 角质层的功能 | 第13页 |
1.4 角质层的化学成分 | 第13-14页 |
1.5 角质蜡质的合成 | 第14-19页 |
1.5.1 长链脂肪酸(VLCFA)的合成 | 第14-15页 |
1.5.2 角质层蜡质的合成过程 | 第15-17页 |
1.5.3 角质蜡质的分泌过程 | 第17-19页 |
1.6 花药发育过程中的主要事件 | 第19-20页 |
1.7 绒毡层发育对水稻花药发育的影响 | 第20-25页 |
2 材料及方法 | 第25-33页 |
2.1 主要仪器及药品 | 第25-27页 |
2.2 材料的培养 | 第27页 |
2.3 花药扫描电镜的观察 | 第27页 |
2.4 水稻花药角质蜡质的提取及GC-MS分析 | 第27-28页 |
2.5 水稻花药半薄材料的固定 | 第28-29页 |
2.6 水稻花药半薄切片的染色 | 第29页 |
2.7 植株花粉粒活力的测定 | 第29页 |
2.8 RNA提取以及电泳鉴定 | 第29-30页 |
2.9 RNA的反转录 | 第30-33页 |
3 结果 | 第33-43页 |
3.1 WT、L4和Y的表型观察 | 第33-34页 |
3.2 WT、L4、Y花药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34-35页 |
3.3 花药角质蜡质的成分分析 | 第35-39页 |
3.3.1 角质成分分析 | 第35-37页 |
3.3.2 蜡质的分布 | 第37-39页 |
3.4 WT,L4,Y花粉育性的检测 | 第39-40页 |
3.5 WT、L4、Y三种水稻花粉粒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40-41页 |
3.6 花药半薄切片的观察 | 第41页 |
3.7 RNA的提取以及电泳鉴定 | 第41-42页 |
3.8 基因表达量的检测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