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钒基纳米材料的设计构筑、电化学储能与机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40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3-19页
        1.2.1 锂离子电池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3-15页
        1.2.2 钠离子电池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5-17页
        1.2.3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7-19页
    1.3 钒基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第19-38页
        1.3.1 钒基纳米材料的合成第19-23页
        1.3.2 钒基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第23-31页
        1.3.3 钒基纳米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运用第31-35页
        1.3.4 钒基纳米材料在混合型超级电容器中的运用第35-38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38-40页
        1.4.1 选题意义第38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38-40页
第2章 自缓冲钒氧化物纳米卷设计合成与长寿命储锂性能第40-76页
    2.1 引言第40-41页
    2.2 实验部分第41-45页
        2.2.1 钒氧化物多边形纳米卷的制备第41-42页
        2.2.2 二氧化钒纳米卷混合纳米结构的制备第42页
        2.2.3 材料表征与储锂性能测试第42-45页
    2.3 钒氧化物多边形纳米卷的表征与储锂性能第45-60页
        2.3.1 钒氧化物多边形纳米卷的表征与形成机理第45-55页
        2.3.2 多边形钒氧化物纳米卷的储锂性能第55-57页
        2.3.3 钒氧化物多边形纳米卷的性能优化机制第57-60页
    2.4 二氧化钒纳米卷混合结构的表征及储锂性能第60-75页
        2.4.1 二氧化钒纳米卷混合结构的表征与形成机理第60-67页
        2.4.2 二氧化钒纳米卷混合结构的储锂性能第67-72页
        2.4.3 二氧化钒纳米卷混合结构的性能优化机制第72-75页
    2.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3章 三维钒氧化物水凝胶结构设计合成与高倍率储锂性能第76-98页
    3.1 引言第76-77页
    3.2 实验部分第77-79页
        3.2.1 三维钒氧化物水凝胶的制备第77页
        3.2.2 钒氧化物纳米线的制备第77-78页
        3.2.3 三维钒氧化物水凝胶/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第78页
        3.2.4 材料表征与储锂性能测试第78-79页
    3.3 三维钒氧化物水凝胶的表征与储锂性能第79-89页
        3.3.1 三维钒氧化物水凝胶的表征与形成机理第79-85页
        3.3.2 三维钒氧化物水凝胶的储锂性能第85-87页
        3.3.3 三维钒氧化物水凝胶的性能优化机制第87-89页
    3.4 三维钒氧化物水凝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表征与储锂性能第89-96页
        3.4.1 三维钒氧化物水凝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表征第89-92页
        3.4.2 三维钒氧化物水凝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第92-96页
        3.4.3 三维钒氧化物水凝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化机制第96页
    3.5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4章 铁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纳米带设计合成与高容量储钠性能第98-122页
    4.1 引言第98-99页
    4.2 实验部分第99-101页
        4.2.1 钒氧化物纳米带的制备第99页
        4.2.2 铁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纳米带的制备第99-100页
        4.2.3 铁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纳米带/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100-101页
        4.2.4 材料表征与储钠性能测试第101页
    4.3 铁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纳米带的表征与储钠性能第101-116页
        4.3.1 铁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纳米带的表征和形成机理第101-109页
        4.3.2 铁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纳米带的储钠性能第109-112页
        4.3.3 铁离子预嵌入纳米带的性能优化机制第112-116页
    4.4 铁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纳米带/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与储钠性能第116-120页
        4.4.1 铁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纳米带/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与形成机理第116-118页
        4.4.2 铁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纳米带/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储钠性能第118-119页
        4.4.3 铁离子预嵌入钒氧化物纳米带/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储钠性能优化机制第119-120页
    4.5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第5章 多孔氮化钒纳米片设计合成与高倍率、长寿命储钠性能第122-139页
    5.1 引言第122页
    5.2 实验部分第122-123页
        5.2.1 多孔氮化钒纳米片的制备第122-123页
        5.2.2 材料表征与储锂性能测试第123页
    5.3 多孔氮化钒纳米片的表征与形成机理第123-129页
    5.4 多孔氮化钒纳米片的电化学性能第129-138页
        5.4.1 多孔氮化钒纳米片的钠离子存储性能第129-133页
        5.4.2 多孔氮化钒纳米片的锂离子存储性能第133-135页
        5.4.3 多孔氮化钒纳米片的储能优化机制第135-138页
    5.5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39-142页
    6.1 结论第139-141页
    6.2 展望第141-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7页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论文第157-159页
博士学习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59页
博士学习期间获得奖励和资助第159-160页
致谢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性能微型超级电容器的制备、结构与储能机制
下一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压力及其调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