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导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选题背景 | 第8-9页 |
2.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三)研究路径 | 第12-13页 |
1.资料收集 | 第12页 |
2.问卷设置与发放 | 第12-13页 |
3.数据汇总与分析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特色与不足 | 第13-15页 |
1.研究方法 | 第13页 |
2.研究特色与不足 | 第13-15页 |
一、生活化情景教学概念的界定及创设的必要性 | 第15-20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情景内涵 | 第15页 |
2.情景教学 | 第15-16页 |
3.生活化情景教学 | 第16-17页 |
(二)创设生活化情景教学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1.课程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7页 |
2.学生学习特性的要求 | 第17-18页 |
3.新时期教师成长需要 | 第18页 |
4.现实生活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切实期待 | 第18-20页 |
二、毕节市七星关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开展情况 | 第20-31页 |
(一)初中学校分布和办学现状调查 | 第20-24页 |
1.初中学校分布情况 | 第20-22页 |
2.初中学校办学现状 | 第22-24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 | 第24-26页 |
1.教材使用 | 第24-25页 |
2.课程设置 | 第25页 |
3.教师队伍情况 | 第25页 |
4.学生基础 | 第25-26页 |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状况调查 | 第26-31页 |
1.思想品德课教学调查 | 第26-27页 |
2.思想品德课堂表现调查分析 | 第27-31页 |
三、毕节市七星关区初中思想品德课创设生活化情景教学的问题 | 第31-36页 |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开展问题 | 第31-33页 |
1.教材使用与课程设置问题 | 第31页 |
2.师资状况与学生基础问题 | 第31-32页 |
3.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干扰 | 第32-33页 |
(二)创设生活化情景教学的问题 | 第33-36页 |
1.教师囿于教材本身而偏离学生生活实际 | 第33页 |
2.教师人文关怀不足,不能激发学生课堂情感 | 第33页 |
3.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度不高 | 第33-34页 |
4.创设生活化情景教学普遍存在认识误区 | 第34-36页 |
四、毕节市七星关区初中思想品德课创设生活化情景教学新探 | 第36-46页 |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教学的目的 | 第36-37页 |
1.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向 | 第36页 |
2.强化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 第36页 |
3.升华学生情感 | 第36-37页 |
(二)创设生活化情景教学的原则 | 第37-38页 |
1.针对性原则 | 第37页 |
2.实效性原则 | 第37页 |
3.真实性原则 | 第37-38页 |
4.开放性原则 | 第38页 |
5.多样性原则 | 第38页 |
6.时代性原则 | 第38页 |
(三)毕节市七星关区初中思想品德课创设生活化情景教学的条件 | 第38-40页 |
1.学校硬环境建设 | 第39页 |
2.教学软环境打造 | 第39-40页 |
(四)创设生活化情景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 | 第40-46页 |
1.素材获取 | 第41页 |
2.课堂运用与讨论 | 第41-44页 |
3.总结反馈与提升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致谢辞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