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1.2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 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12-16页 |
| 2.1 永磁同步电机原理及结构 | 第12-13页 |
|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13-15页 |
| 2.3 小结 | 第15-16页 |
| 3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采样H_∞控制 | 第16-27页 |
| 3.1 引言 | 第16页 |
| 3.2 预备知识 | 第16-17页 |
| 3.3 永磁同步电机采样H_∞控制器设计 | 第17-24页 |
| 3.4 仿真分析 | 第24-26页 |
| 3.5 小结 | 第26-27页 |
| 4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采样量化H_∞控制 | 第27-34页 |
| 4.1 引言 | 第27页 |
| 4.2 采样量化H∞控制器设计 | 第27-32页 |
| 4.3 仿真分析 | 第32-33页 |
| 4.4 小结 | 第33-34页 |
| 5 基于采样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输出跟踪H_∞控制 | 第34-42页 |
| 5.1 引言 | 第34页 |
| 5.2 输出跟踪采样H_∞控制器设计 | 第34-35页 |
| 5.3 主要结果 | 第35-39页 |
| 5.4 仿真分析 | 第39-41页 |
| 5.5 小结 | 第41-42页 |
| 6 永磁同步电机采样鲁棒观测器设计 | 第42-56页 |
| 6.1 引言 | 第42页 |
| 6.2 永磁同步电机采样非线性观测器 | 第42-49页 |
| 6.3 永磁同步电机采样鲁棒观测器设计 | 第49-54页 |
| 6.4 仿真验证 | 第54-55页 |
| 6.5 小结 | 第55-56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7.1 总结 | 第56-57页 |
| 7.2 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著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