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前言 | 第12-27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2-14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1.2.1 社会指导员 | 第14页 |
1.2.2 滑雪指导员 | 第14-15页 |
1.2.3 滑雪指导员与滑雪教练员的区别 | 第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5-19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9-27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7-30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27页 |
2.2.2 问卷调查法 | 第27-29页 |
2.2.3 专家访谈法 | 第29页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29页 |
2.2.5 逻辑分析法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6页 |
3.1 北京市滑雪指导员的基本情况 | 第30-43页 |
3.1.1 滑雪指导员的年龄、性别结构情况 | 第30-32页 |
3.1.2 滑雪指导员的学历层次情况调查 | 第32-33页 |
3.1.3 滑雪指导员来源、工作性质及受重视程度 | 第33-36页 |
3.1.4 滑雪指导员的工作年限 | 第36-38页 |
3.1.5 北京市滑雪指导员的资质情况 | 第38-39页 |
3.1.6 滑雪指导员的工作动机、收入满意度情况 | 第39-41页 |
3.1.7 滑雪指导员的管理机制及岗位培训情况 | 第41-43页 |
3.2 北京市滑雪指导员队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4页 |
3.2.1 年龄结构年轻化、性别比例失衡、学历层次低 | 第43页 |
3.2.2 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 | 第43页 |
3.2.3 工作年限短、专业技术水平不合理、级别间比例失调 | 第43-44页 |
3.2.4 工作动机层次较低、工作受重视程度待提高 | 第44页 |
3.2.5 培养、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考核、监督机制 | 第44页 |
3.3 北京市滑雪指导员发展对策 | 第44-46页 |
3.3.1 优化滑雪指导员年龄结构、平衡性别比例 | 第44-45页 |
3.3.2 定期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指导员的综合水平 | 第45页 |
3.3.3 完善滑雪指导员的培养体系 | 第45页 |
3.3.4 完善滑雪指导员管理体系 | 第45-46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46-48页 |
4.1 结论 | 第46页 |
4.2 建议 | 第46-48页 |
4.2.1 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式 | 第46-47页 |
4.2.2 借鉴国外指导员培养和管理体系较健全国家的先进经验 | 第47页 |
4.2.3 建立指导员资质与指导对象水平相对应的指导体系 | 第47页 |
4.2.4 建立奖惩机制,刺激指导员提高指导教学质量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件A | 第52-55页 |
附件B | 第55-57页 |
附件C | 第57-58页 |
附件D | 第58-59页 |
个人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