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经济学视角下的中俄石油合作与博弈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中俄石油合作的地缘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15-28页 |
·地缘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地缘经济学的内涵 | 第15-16页 |
·地缘经济学的外延 | 第16-18页 |
·地缘经济学的相关文献 | 第18-20页 |
·美派关于地缘经济学的理解 | 第18-19页 |
·俄派关于地缘经济学的理解 | 第19页 |
·意派关于地缘经济学的理解 | 第19-20页 |
·我国学者关于地缘经济学的理解 | 第20页 |
·中俄石油合作的地缘经济意义 | 第20-28页 |
·中俄石油合作的地缘经济优势 | 第20-26页 |
·中俄石油合作的地缘战略意义 | 第26-28页 |
3 地缘经济视角下的中俄石油合作现状 | 第28-35页 |
·中俄石油合作的第一阶段 | 第28-29页 |
·中俄石油合作的第二阶段 | 第29-31页 |
·中俄石油合作的第三阶段 | 第31-35页 |
4 地缘经济视角下的中俄石油博弈 | 第35-43页 |
·第一阶段——初始石油管线走向选择 | 第35-37页 |
·第二阶段——是否修建安大线 | 第37-38页 |
·第三阶段——多种线路的选择 | 第38-39页 |
·第四阶段——石油定价机制 | 第39-43页 |
5 地缘经济视角下中俄石油合作的影响因素 | 第43-49页 |
·地缘经济影响下的经济因素 | 第43-45页 |
·地缘经济安全的考虑 | 第43页 |
·俄罗斯石油市场结构 | 第43页 |
·中方企业自身实力不足 | 第43-44页 |
·中方未能充分考虑石油长期需求 | 第44页 |
·中国石油定价机制存在不足 | 第44页 |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 第44-45页 |
·地缘经济影响下的政策因素 | 第45-46页 |
·法律环境 | 第45页 |
·利益集团 | 第45-46页 |
·政府管理体制 | 第46页 |
·地缘经济影响下的文化因素 | 第46-47页 |
·地缘经济影响下的其他国际因素 | 第47-49页 |
·日本在中俄石油合作中的影响 | 第47页 |
·印度在中俄石油合作中的影响 | 第47-48页 |
·美国在中俄石油合作中的影响 | 第48-49页 |
6 推动地缘经济背景下中俄石油合作的政策建议 | 第49-54页 |
·继续深化发展两国高层对话机制,增强互信 | 第49-50页 |
·发挥地缘经济优势,夯实合作基础 | 第50-51页 |
·积极寻求地缘经济关系下新的合作范式 | 第51-52页 |
·加大在俄罗斯的石油投资 | 第51页 |
·拓展石油投资领域 | 第51-52页 |
·加大对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以投资换石油 | 第52页 |
·促进石油价格机制的完善 | 第52页 |
·推动东北亚地缘能源合作 | 第52-54页 |
7 结论与不足之处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不足之处 | 第55-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