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有限元模型的桩承式加筋路堤土拱效应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桩承式加筋路堤土拱效应理论 | 第16-31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桩承式加筋路堤荷载传递机理 | 第16-17页 |
2.3 桩承式加筋路堤土拱效应形成机理 | 第17-20页 |
2.4 水平加筋体的加固机理 | 第20-21页 |
2.5 土拱效应的理论计算方法 | 第21-27页 |
2.6 理论计算对比分析 | 第27-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现场试验和改进有限元模型 | 第31-46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现场试验 | 第31-36页 |
3.3 改进有限元模型 | 第36-41页 |
3.4 改进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41-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基于改进有限元模型的土拱效应研究 | 第46-67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路堤填土位移场和应力场分析 | 第46-51页 |
4.3 路堤填土中土拱的形成过程 | 第51-54页 |
4.4 路堤填土高度的影响 | 第54-57页 |
4.5 加筋体的影响 | 第57-59页 |
4.6 桩间距的影响 | 第59-61页 |
4.7 桩间土性质的影响 | 第61-64页 |
4.8 路堤填土性质的影响 | 第64-65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7-68页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