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1章 综述 | 第16-32页 |
1.1 肝脏发育机制 | 第16-20页 |
1.1.1 肝脏的发育和功能结构 | 第16页 |
1.1.2 肝脏前体的命运图谱: | 第16-17页 |
1.1.3 影响肝脏发育的信号分子和信号途径 | 第17页 |
1.1.4 肝脏卫星细胞在肝脏功能维持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1.1.5 肝脏卫星细胞的来源 | 第18-19页 |
1.1.6 肝卫星细胞对于肝脏组织形成的贡献 | 第19-20页 |
1.2 肝脏病变及其形成机制 | 第20-24页 |
1.2.1 肝脏纤维化的形成(hepatic fibrogenesis) | 第20页 |
1.2.2 肝脏卫星细胞在肝脏病变过程中的作用 | 第20-21页 |
1.2.3 几种肝脏纤维化过程中关键的基因 | 第21-22页 |
1.2.4 肝脏纤维化与肝癌的形成 | 第22-24页 |
1.3 肝脏再生来源和再生机制 | 第24-26页 |
1.3.1 肝脏再生的细胞来源 | 第24页 |
1.3.2 常见的肝脏再生模型 | 第24页 |
1.3.3 肝脏卫星细胞参与肝脏再生的机制 | 第24-25页 |
1.3.4 肝脏再生研究的前景 | 第25-26页 |
1.4 NF-κB信号和肝细胞损伤 | 第26-29页 |
1.4.1 NF-κB信号的活性调节 | 第26-28页 |
1.4.2 NF-κB和肝细胞损伤 | 第28-29页 |
1.5 锌指蛋白家族 | 第29-31页 |
1.5.1 锌指蛋白家族的分类与功能 | 第29页 |
1.5.2 TNFa与TTP功能 | 第29-30页 |
1.5.3 TTP(tristetraprolin)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 | 第31-32页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32-68页 |
2.1 实验动物及饲养 | 第32页 |
2.2 试剂、耗材和仪器 | 第32-33页 |
2.3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3-36页 |
2.3.1 细菌培养用培养基的配制 | 第33-34页 |
2.3.2 原位杂交(Wholemount in situ hybridization)相关溶液的配制 | 第34-35页 |
2.3.3 Antibodystaining相关溶液 | 第35页 |
2.3.4 核酸相关溶液的配制 | 第35页 |
2.3.5 蛋白电泳及Westernblot相关溶液的配制 | 第35-36页 |
2.4 质粒和菌株 | 第36页 |
2.5 实验方法 | 第36-68页 |
2.5.1 核酸提取 | 第36-40页 |
2.5.2 反转录制备cDNA | 第40-41页 |
2.5.3 PCR反应 | 第41-46页 |
2.5.4 大肠杆菌的转化 | 第46-50页 |
2.5.5 重组质粒构建 | 第50-52页 |
2.5.6 mRNA的体外转录合成与纯化 | 第52-54页 |
2.5.7 斑马鱼胚胎显微注射 | 第54-55页 |
2.5.8 反义探针的制备 | 第55-58页 |
2.5.9 全胚原位杂交(Wholemou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 第58-60页 |
2.5.10 抗体染色(antibody staining) | 第60-61页 |
2.5.11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on) | 第61-62页 |
2.5.12 EdU标记的细胞增殖实验 | 第62-63页 |
2.5.13 TUNEL细胞凋亡标记实验 | 第63-64页 |
2.5.14 流式细胞仪分选特异组织细胞 | 第64-65页 |
2.5.15 胚胎的热激处理实验 | 第65页 |
2.5.16 石蜡切片的制作与HE染色 | 第65-66页 |
2.5.17 WesternBlot | 第66-68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68-88页 |
3.1 前言 | 第68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68-88页 |
3.2.1 cq5突变体表现为肝脏及内胚层消化器官的逐渐退化过程 | 第68-73页 |
3.2.2 cq5突变体表型是由zc3h8(zinc finger CCCH type containing8)基因突变引起的 | 第73-76页 |
3.2.3 基因敲除zc3h8基因模拟和过表达zc3h8回救cq5突变体表型 | 第76-78页 |
3.2.4 zc3h8-/-突变体肝细胞退化伴随着肝细胞增殖的减少和凋亡的增加 | 第78-80页 |
3.2.5 炎症反应可能是造成zc3h8-/-突变体表型的原因 | 第80-82页 |
3.2.6 NF-κB信号的激活是引起突变体肝脏退化的原因 | 第82-84页 |
3.2.7 NF-κB信号的激活导致了突变体肝脏炎症反应 | 第84-88页 |
第4章 实验讨论 | 第88-98页 |
4.1 zc3h8-/-突变体肝脏退化过程是肝细胞自主性的 | 第88-89页 |
4.2 zc3h8基因具有一定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 第89-91页 |
4.3 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是引起zc3h8-/-突变体肝脏表型的主要原因 | 第91-93页 |
4.4 cq5突变体的肝脏退化过程还伴随着其它一些表型的发生 | 第93-96页 |
4.5 cq5突变体研究的方向和意义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