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认定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创新 | 第15-16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2.1 内幕信息 | 第16-17页 |
2.2 内幕交易 | 第17-18页 |
2.3 内幕交易认定 | 第18-19页 |
3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情况分析 | 第19-26页 |
3.1 内幕交易案件执法情况 | 第19-20页 |
3.2 内幕交易多发的原因 | 第20-26页 |
3.2.1 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管理较为薄弱 | 第20-21页 |
3.2.2 上市公司独立性不强 | 第21-22页 |
3.2.3 中介机构监管不到位 | 第22-23页 |
3.2.4 投资者教育和执法宣传不够深入 | 第23-24页 |
3.2.5 民事赔偿责任制度不完善 | 第24-26页 |
4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认定的争议点和突破 | 第26-34页 |
4.1 内幕交易认定的争议点 | 第26-28页 |
4.1.1 主观意图的认定 | 第26-27页 |
4.1.2 法定内幕人的知悉推定 | 第27-28页 |
4.1.3 法定内幕人关系密切的人员的推定 | 第28页 |
4.2 内幕交易认定的突破 | 第28-34页 |
4.2.1 有关规定探讨 | 第28-31页 |
4.2.2 相关司法解释适用的探讨 | 第31-33页 |
4.2.3 内幕交易阻却事由探讨 | 第33-34页 |
5 案例分析 | 第34-44页 |
5.1 “中山公用”案 | 第35-40页 |
5.1.1 基该案情 | 第35-37页 |
5.1.2 有关本案的思考 | 第37-40页 |
5.2 “光明家具”案 | 第40-44页 |
5.2.1 基该案情 | 第40-42页 |
5.2.1.1 涉案主体 | 第40页 |
5.2.1.2 重大事项形成过程 | 第40-41页 |
5.2.1.3 调查取证过程 | 第41-42页 |
5.2.2 有关该案的思考 | 第42-44页 |
6 完善内幕交易认定的建议 | 第44-46页 |
6.1 正确使用推定原则 | 第44页 |
6.2 注意证据收集的完整性与严谨性 | 第44-46页 |
7 总结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