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学(物理冶金)论文--金属的分析试验(金属材料试验)论文--化学试验法论文

基于光声效应及LIBS的金属材料定性分析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引言第8页
    1.2 光声效应的发展进程及应用第8-10页
        1.2.1 光声成像技术第9页
        1.2.2 基于光声效应的无损检测技术第9-10页
        1.2.3 光声光谱技术第10页
    1.3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声波第10-13页
        1.3.1 激光形成等离子体冲击波的过程第10-12页
        1.3.2 等离子体声波的声学诊断第12-13页
        1.3.3 激光等离子声波的应用第13页
    1.4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第13-17页
        1.4.1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影响因素第13-15页
        1.4.2 纳秒与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第15-17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光声效应及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理论基础第18-27页
    2.1 固体光声效应的理论基础第18-23页
        2.1.1 热弹性机制第18-21页
        2.1.2 等离子体机制第21-23页
    2.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理论基础第23-26页
        2.2.1 激光烧蚀的基本过程第23页
        2.2.2 激光等离子体的形成第23-24页
        2.2.3 原子发射光谱第24-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实验装置第27-33页
    3.1 激光等离子体声波实验装置原理图第27-29页
        3.1.1 实验装置原理图第27-28页
        3.1.2 实验器件第28-29页
    3.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验装置原理图第29-32页
        3.2.1 实验装置原理图第29-30页
        3.2.2 实验器件第30-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固体中金属的光声效应实验研究第33-49页
    4.1 空气等离子体声波研究第33-35页
        4.1.1 空气等离子体光声信号强度与激光功率的关系第34-35页
        4.1.2 空气等离子体光声信号与探测距离的关系第35页
    4.2 纳秒激光激发金属等离子体声波研究第35-42页
        4.2.1 不同金属的光声信号与激光能量的关系第36-37页
        4.2.2 不同金属光声效应的频谱图分析第37-40页
        4.2.3 纳秒激光下不同金属的光声信号频谱对比第40-42页
    4.3 飞秒激光激发金属等离子体声波研究第42-47页
        4.3.1 不同金属的光声信号与激光功率的关系第42-43页
        4.3.2 不同金属光声效应的频谱图分析第43-46页
        4.3.3 飞秒激光下不同金属的光声信号频谱对比第46-47页
    4.4 飞秒和纳秒激光下等离子体声波的实验对比第47-48页
        4.4.1 不同激光能量与光声信号强度的关系第47-48页
        4.4.2 不同激光器与金属作用下等离子体声波频谱对比第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不同金属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性分析第49-58页
    5.1 延迟时间对LIBS信号的影响第49-51页
    5.2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性分析第51-57页
        5.2.1 LIBS定性分析的常见方法第51-52页
        5.2.2 不同金属样品的定性分析第52-57页
    5.3 纳秒和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对比分析第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个人简历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次补焊及工艺参数对5083-H111铝合金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哈萨克斯坦F区块R构造盐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