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论文--司法鉴定学论文--痕迹学论文

工具线形痕迹单点激光检测特征自适应匹配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9页
    1.1 课题概述第11-12页
        1.1.1 课题来源第11页
        1.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剪切线形痕迹及其检验第12-16页
        1.2.1 剪切线形痕迹的基本理论第12-13页
        1.2.2 剪切线形痕迹的形成与检验理论第13页
        1.2.3 剪切线形痕迹检验的进展及发展方向第13-16页
    1.3 模式识别技术第16-23页
        1.3.1 信号去噪方法第18-21页
        1.3.2 信号特征提取及匹配方法第21-23页
    1.4 分类方法第23-27页
        1.4.1 分类决策方法第23-25页
        1.4.2 机器学习第25-26页
        1.4.3 深度学习第26-27页
    1.5 论文研究方案及主要内容第27-29页
第二章 剪切线形痕迹检测信号降噪第29-45页
    2.1 小波变换第29-31页
        2.1.1 连续小波变换第29-30页
        2.1.2 离散小波变换第30-31页
    2.2 小波阈值降噪第31-39页
        2.2.1 小波阈值降噪概述第31页
        2.2.2 小波阈值降噪的基本问题第31-37页
        2.2.3 小波阈值降噪的步骤第37-38页
        2.2.4 降噪效果评价方法第38-39页
    2.3 数据降噪算法设计第39-41页
    2.4 实验验证第41-43页
    2.5 本章总结第43-45页
第三章 剪切线形痕迹信号特征匹配算法第45-61页
    3.1 相关技术第46-50页
        3.1.1 Boosting方法第46页
        3.1.2 并行程序设计第46-47页
        3.1.3 向量距离第47页
        3.1.4 线性回归第47-48页
        3.1.5 梯度下降法第48-50页
    3.2 算法框架第50-53页
        3.2.1 系统框架第50-52页
        3.2.2 处理流程第52-53页
    3.3 算法流程第53-59页
        3.3.1 数据预处理第53页
        3.3.2 比对计算过程第53-55页
        3.3.3 多策略第55-57页
        3.3.4 结果Boosting合并过程第57-59页
        3.3.5 分组识别第59页
    3.4 本章总结第59-61页
第四章 剪切线形痕迹信号特征比对策略设计第61-73页
    4.1 基于梯度分布的比对策略第61-63页
    4.2 基于差异值方差的比较策略第63-64页
    4.3 基于阈值序列的对比策略第64页
    4.4 基于小波变换序列的对比策略第64-71页
        4.4.1 动态时间规整第64-66页
        4.4.2 小波变换序列比对算法设计第66-71页
    4.5 本章总结第71-73页
第五章 实验测试分析第73-89页
    5.1 单点激光检测信号用于剪切线形痕迹特征比对的可行性实验第73-75页
        5.1.1 实验目的第73页
        5.1.2 实验设备和材料第73页
        5.1.3 实验条件设置第73页
        5.1.4 实验步骤第73-74页
        5.1.5 实验结果第74-75页
        5.1.6 结果结论第75页
    5.2 剪切误差测试实验第75-82页
        5.2.1 不同人员制作剪切样本误差测试第75-80页
        5.2.2 不同剪切方式制作剪切样本误差测试第80-82页
    5.3 四种信号特征比对策略实验第82-84页
        5.3.1 实验目的第82页
        5.3.2 实验设备和材料第82页
        5.3.3 实验条件设置第82页
        5.3.4 实验步骤第82-83页
        5.3.5 实验结果第83-84页
        5.3.6 实验结论第84页
    5.4 剪切线形痕迹信号特征匹配实验第84-87页
        5.4.1 实验目的第84页
        5.4.2 实验设备和材料第84页
        5.4.3 实验条件设置第84-85页
        5.4.4 实验步骤第85页
        5.4.5 实验结果第85-87页
        5.4.6 实验结论第87页
    5.5 本章总结第87-8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9-91页
    6.1 论文总结第89-90页
    6.2 研究展望第90-91页
致谢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第99-101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获得奖励第101-102页
    B.1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第101页
    B.2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奖励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货车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安全对策研究
下一篇:法社会学视野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社区矫正执法困境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