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7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 第6-8页 |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6-7页 |
1.1.2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1.2.1 影响自由贸易区建立因素综述 | 第8-9页 |
1.2.2 FTA与反倾销关系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3 FTA项下的反倾销条款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4 社会网络分析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反倾销与自由贸易区相关基础理论 | 第17-20页 |
2.1 反倾销的基础理论 | 第17-18页 |
2.1.1 反倾销的传统理论 | 第17页 |
2.1.2 反倾销的法律实践 | 第17-18页 |
2.1.3 反倾销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 第18页 |
2.2 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理论 | 第18页 |
2.2.1 自由贸易协定的福利分析 | 第18页 |
2.2.2 自由贸易协定的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 | 第18页 |
2.3 反倾销对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影响机理 | 第18-20页 |
3 全球反倾销和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及社会网络分析 | 第20-38页 |
3.1 全球反倾销和自由贸易区的现状 | 第20-26页 |
3.1.1 全球反倾销现状分析 | 第20-25页 |
3.1.2 全球自由贸易区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3.2 全球反倾销与自贸区网络关系图分析 | 第26-33页 |
3.2.1 社会网络分析的数据来源与整理 | 第26-28页 |
3.2.2 基于反倾销和自贸区网络关系图的角色和地位分析 | 第28-31页 |
3.2.3 全球反倾销网络图与自贸区网络图的综合分析 | 第31-33页 |
3.3 全球性反倾销与自贸区的中心性指标分析 | 第33-38页 |
3.3.1 点度中心度指标分析 | 第33-35页 |
3.3.2 中间中心度指标分析 | 第35-36页 |
3.3.3 特征向量中心度指标分析 | 第36-38页 |
4 反倾销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实证研究 | 第38-48页 |
4.1 变量选择 | 第38-39页 |
4.1.1 关键指标反倾销变量的选择 | 第38页 |
4.1.2 地理、经济和语言文化等控制变量的选择 | 第38-39页 |
4.1.3 被解释变量自由贸易区建立变量的选择 | 第39页 |
4.2 模型设定、数据来源与整理 | 第39-40页 |
4.2.1 模型设定 | 第39-40页 |
4.2.2 数据来源与整理 | 第40页 |
4.3 实证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 第40-41页 |
4.4 稳健性检验 | 第41-44页 |
4.4.1 加入新控制变量的稳健性检验 | 第41-42页 |
4.4.2 Logit与OLS的稳健性检验 | 第42-44页 |
4.4.3 稀有事件偏差的稳健性检验 | 第44页 |
4.5 不同类型国家的反倾销对自由贸易区建立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4-48页 |
4.5.1 样本分类回归 | 第45-46页 |
4.5.2 全样本交互项回归 | 第46-48页 |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48页 |
5.2 相关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