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第一章 布鲁氏菌的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1.1 布鲁氏菌简介 | 第10页 |
1.2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 第10-11页 |
1.3 布鲁氏菌病原学 | 第11页 |
1.4 布鲁氏菌病临床症状 | 第11-12页 |
1.5 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 | 第12-16页 |
第二章 布鲁氏菌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2.1 灭活疫苗 | 第16页 |
2.2 弱毒活疫苗 | 第16-19页 |
2.3 亚单位疫苗 | 第19-21页 |
2.4 其它新型疫苗 | 第21-22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22-63页 |
第一章 布鲁氏菌L7/L12和Omp16重组蛋白的制备 | 第22-32页 |
1.1 材料 | 第22-23页 |
1.2 方法 | 第23-27页 |
1.3 结果 | 第27-30页 |
1.4 讨论 | 第30-31页 |
1.5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布鲁氏菌真核表达载体pVAX1-L7/L12-Omp16的构建 | 第32-41页 |
2.1 材料 | 第32-33页 |
2.2 方法 | 第33-37页 |
2.3 结果 | 第37-39页 |
2.4 讨论 | 第39-40页 |
2.5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布鲁氏菌L7/L12-Omp16融合基因重组卡介苗的构建 | 第41-50页 |
3.1 材料 | 第41-42页 |
3.2 方法 | 第42-46页 |
3.3 结果 | 第46-48页 |
3.4 讨论 | 第48-49页 |
3.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布鲁氏菌病不同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分析 | 第50-63页 |
4.1 材料 | 第50-51页 |
4.2 方法 | 第51-55页 |
4.3 结果 | 第55-61页 |
4.4 讨论 | 第61-62页 |
4.5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