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项目研究的意义及背景 | 第9-10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连续油管深海作业应用现状 | 第10-16页 |
1.3 管柱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3.1 陆上井筒中的管柱力学研究 | 第16-18页 |
1.3.2 海洋立管中的管柱力学研究 | 第18-21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21-23页 |
第2章 基于连续油管的深海侧钻作业工艺分析及装备选型研究 | 第23-33页 |
2.1 侧钻的目的 | 第23-24页 |
2.2 侧钻作业工艺流程 | 第24-27页 |
2.2.1 井眼准备 | 第24-25页 |
2.2.2 套管开窗 | 第25-26页 |
2.2.3 裸眼钻进 | 第26页 |
2.2.4 完固井 | 第26-27页 |
2.3 基于连续油管的深海侧钻钻进作业装备分析 | 第27-32页 |
2.3.1 连续油管侧钻作业海面装备 | 第28-31页 |
2.3.2 连续油管侧钻作业海洋装备 | 第31页 |
2.3.3 连续油管侧钻作业海底装备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连续油管在三维井筒中的轴向载荷及屈曲力学分析 | 第33-49页 |
3.1 三维井筒的井眼轨迹描述和计算方法 | 第33-39页 |
3.1.1 轨迹描述 | 第33-36页 |
3.1.2 轨迹插值计算 | 第36-38页 |
3.1.3 实例计算 | 第38-39页 |
3.2 FRENET公式及坐标转化法 | 第39页 |
3.2.1 FRENET公式 | 第39页 |
3.2.2 井眼轨迹上任意点的直角坐标与自然坐标的转化 | 第39页 |
3.3 三维陆上固定井筒中连续油管的轴向载荷及屈曲力学理论分析 | 第39-48页 |
3.3.1 模型假设 | 第40页 |
3.3.2 力学模型 | 第40-44页 |
3.3.3 平衡方程 | 第44-45页 |
3.3.4 屈曲影响 | 第45-46页 |
3.3.5 模型求解 | 第46-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连续油管在海洋侧钻作业中的轴向载荷及屈曲力学实验 | 第49-71页 |
4.1 实验方案及步骤 | 第49-53页 |
4.1.1 实验台搭建 | 第49-52页 |
4.1.2 实验方案及步骤 | 第52-53页 |
4.2 直管段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61页 |
4.2.1 混合边界下内管轴向载荷及屈曲力学分析 | 第53-56页 |
4.2.2 不同边界下内管轴向载荷及屈曲力学分析 | 第56-61页 |
4.3 弯管段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69页 |
4.3.1 混合边界下内管轴向载荷及屈曲力学分析 | 第61-64页 |
4.3.2 不同边界下内管轴向载荷及屈曲力学分析 | 第64-69页 |
4.4 混合边界下连续油管屈曲临界载荷值修正 | 第69-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基于连续油管的深海侧钻作业可行性分析 | 第71-78页 |
5.1 连续油管作业实际下入深度计算 | 第71-72页 |
5.1.1 轴向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 | 第71页 |
5.1.2 连续油管内外流体压差下的膨胀变形 | 第71页 |
5.1.3 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形 | 第71-72页 |
5.1.4 螺旋屈曲引起的变形 | 第72页 |
5.1.5 作业时实际下入深度 | 第72页 |
5.2 连续油管海上侧钻可行性分析 | 第72-77页 |
5.2.1 连续油管海上侧钻作业模型 | 第72-74页 |
5.2.2 连续油管最大下入深度 | 第74-75页 |
5.2.3 连续油管在裸眼钻进作业时顶部钻压 | 第75-7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8-80页 |
6.1 总结 | 第78页 |
6.2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