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

静息态BOLD信号的振荡频率特性及临床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1.1 大脑的神经振荡第13-15页
        1.1.1 神经振荡尺度第13-14页
        1.1.2 低频振荡第14-15页
    1.2 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分析方法概述第15-18页
        1.2.1 BOLD-fMRI原理第16页
        1.2.2 静息态功能连接第16-17页
        1.2.3 动态功能连接第17-18页
    1.3 BOLD振荡特性第18-21页
        1.3.1 BOLD信号的频率特征第18-20页
        1.3.2 BOLD振荡的频段划分第20-21页
    1.4 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第21-23页
    1.5 论文的创新点第23页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3-24页
第二章 BOLD信号的振荡频率成分分析方法构建第24-35页
    2.1 自适应频率分解第24-31页
        2.1.1 经验模态分解第25-26页
        2.1.2 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第26-27页
        2.1.3 互补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第27-28页
        2.1.4 自适应噪声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第28-31页
    2.2 频率成分分析第31-34页
        2.2.1 希尔伯特-黄变换第31-32页
        2.2.2 希尔伯特加权频率第32-33页
        2.2.3 希尔伯特加权平均频率第33-34页
        2.2.4 低频希尔伯特加权平均频率第34页
        2.2.5 低频比率希尔伯特加权平均频率第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BOLD信号的振荡频率对局部功能连接效率的影响特点第35-56页
    3.1 引言第35-36页
    3.2 大脑局部功能连接效率评价指标第36-38页
        3.2.1 体素水平—功能连接密度第36-37页
        3.2.2 大尺度网络水平—介数中枢度第37-38页
    3.3 精神神经疾病患者局部功能连接效率的频率特异性改变第38-55页
        3.3.1 实验一—焦虑患者频率依赖的功能连接密度改变第38-47页
        3.3.2 实验二—癫痫患者频率依赖的功能连接网络中心节点改变第47-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BOLD信号的振荡频率对动态功能连接的影响特点第56-70页
    4.1 引言第56-58页
    4.2 功能连接动态性评价指标构建第58-60页
        4.2.1 动态功能连接分析流程概述第58页
        4.2.2 时变功能连接矩阵第58-59页
        4.2.3 聚类分析第59页
        4.2.4 功能连接动态性指标第59-60页
    4.3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患者频率依赖的动态功能网络连通性改变第60-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BOLD信号的振荡频率特性鉴别精神疾病患者的研究第70-88页
    5.1 引言第70-71页
    5.2 机器学习方法第71-74页
        5.2.1 支持向量机第71-73页
        5.2.2 交叉验证第73-74页
    5.3 BOLD信号振荡频率特征在精神疾病诊断中的效果第74-87页
        5.3.1 实验一—频率特异性FCD值鉴别GAD第74-80页
        5.3.2 实验二—BOLD振荡频率特性鉴别MDD第80-87页
    5.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8-92页
    6.1 研究总结第88-90页
    6.2 工作展望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子束外延InGaN合金及其光电导行为研究
下一篇:Techniques for Formal Modellingand Verification on Dynamicmemory Alloc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