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中联盟学习机理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7-15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7-9页
        1.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第9-10页
        1.2.2 政策学习与政策变迁的相关研究第10页
        1.2.3 联盟学习及其与政策变迁间关系的研究第10-11页
        1.2.4 文献述评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3-15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理论分析与研究框架第15-20页
    2.1 联盟学习对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影响分析第15-17页
        2.1.1 倡议联盟框架理论与政策变迁第15页
        2.1.2 联盟及联盟理论第15-16页
        2.1.3 联盟学习第16-17页
        2.1.4 联盟学习与公共政策第17页
    2.2 联盟学习机理分析第17-19页
        2.2.1 学习以信念为导向第17页
        2.2.2 焦点事件和其他政策子系统的影响第17-18页
        2.2.3 政策论坛及政策经纪人的作用第18-19页
    2.3 研究框架的形成第19-20页
3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演进历程第20-26页
    3.1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概念及特征第20页
    3.2 建国以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的演进第20-24页
        3.2.1 1956 -1978年:行政控制型政策第20-21页
        3.2.2 1979 -1991年:法制途径下的管控政策第21-22页
        3.2.3 1992 -2002年:综合防治型政策第22页
        3.2.4 2002 年-2010年:区域联防与合作共治政策第22-23页
        3.2.5 2010 年以来:法制与共治的趋势第23-24页
    3.3 本章小结第24-26页
4 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中联盟学习机理分析第26-40页
    4.1 联盟学习的形成条件分析第26-28页
        4.1.1 中等程度的冲突第26-27页
        4.1.2 问题可议性第27页
        4.1.3 政策论坛的存在第27-28页
    4.2 联盟结构与政策学习选择第28-33页
        4.2.1 联盟形成与划分第28-29页
        4.2.2 联盟结构及其特征第29-30页
        4.2.3 联盟结构变化与联盟学习第30-31页
        4.2.4 不同的联盟学习类型与政策变迁第31-33页
    4.3 联盟学习的内在逻辑与模式第33-38页
        4.3.1 联盟学习的内在逻辑第33-37页
        4.3.2 联盟学习模式分析第37-38页
    4.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5 联盟学习的推进与政策启示第40-43页
    5.1 扭转外部事件促发的政策变迁途径第40页
    5.2 优化联盟网络结构与资源分布第40-41页
    5.3 注重社会学习的开展第41页
    5.4 营造社会监督环境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8-49页
致谢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羧酸与金属SBU构筑的MOFs的结构与性能
下一篇:居民海岛生态脆弱性仿真分析与管理调控研究--以朱家尖岛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