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研究综述评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农村普惠金融以及城乡收入差距发展现状 | 第13-31页 |
2.1 普惠金融体系概述 | 第13-14页 |
2.1.1 普惠金融的内涵 | 第13页 |
2.1.2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内涵 | 第13-14页 |
2.2 传统普惠金融供给现状 | 第14-18页 |
2.3 新型普惠金融供给现状 | 第18-24页 |
2.3.1 数字普惠金融供给现状 | 第18-20页 |
2.3.2 互联网普惠金融供给现状 | 第20-22页 |
2.3.3 小额信贷公司普惠金融供给现状 | 第22-24页 |
2.4 普惠金融需求现状 | 第24-27页 |
2.4.1 贷款投向与普惠金融水平 | 第24-26页 |
2.4.2 保险需求现状 | 第26-27页 |
2.5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 第27-31页 |
2.5.1 全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 第27-28页 |
2.5.2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农村普惠金融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理分析 | 第31-35页 |
3.1 普惠金融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传导机制 | 第31-32页 |
3.1.1 普惠金融发展的门槛破除效应 | 第31页 |
3.1.2 普惠金融发展的降低贫困效应 | 第31-32页 |
3.1.3 普惠金融发展的涓滴效应 | 第32页 |
3.1.4 普惠金融发展的排除效应 | 第32页 |
3.2 普惠金融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渠道 | 第32-35页 |
3.2.1 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 第32-33页 |
3.2.2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 第33-34页 |
3.2.3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扩展服务覆盖面和渗透面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5-47页 |
4.1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 | 第35-39页 |
4.1.1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指数的构建 | 第35-36页 |
4.1.2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指数的测算 | 第36-39页 |
4.2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9-47页 |
4.2.1 样本选择以及来源 | 第39页 |
4.2.2 指标的选取和模型建立 | 第39-40页 |
4.2.3 实证结果以及分析 | 第40-43页 |
4.2.4 指标的因子分析 | 第43-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7-51页 |
5.1 结论 | 第47-48页 |
5.2 对建立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议 | 第48-51页 |
5.2.1 建立健全普惠金融指标监测体系 | 第48页 |
5.2.2 促进金融新业态的城乡间、区域间协调发展 | 第48-49页 |
5.2.3 加强农村联保贷款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 第49页 |
5.2.4 提高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的普惠可得性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