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室内移动对象轨迹隐私保护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注释表第11-12页
缩略词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轨迹隐私保护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轨迹频繁模式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3 现状总结与分析第18页
    1.3 论文工作与贡献第18-20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20-21页
第二章 室内移动对象轨迹隐私保护基础知识第21-29页
    2.1 室内位置服务概述第21-24页
        2.1.1 室内位置服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第21-22页
        2.1.2 室内位置服务的应用第22-23页
        2.1.3 位置服务中的隐私泄露问题第23-24页
    2.2 移动对象轨迹隐私保护第24-28页
        2.2.1 轨迹隐私保护相关概念第24-25页
        2.2.2 轨迹隐私保护技术分类第25-26页
        2.2.3 轨迹隐私保护系统架构第26-27页
        2.2.4 轨迹隐私保护评价标准第27-28页
    2.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基于模糊网格序列的轨迹频繁模式挖掘方法第29-45页
    3.1 问题提出第29-30页
    3.2 相关定义第30-31页
    3.3 构建模糊网格序列第31-36页
    3.4 轨迹频繁模式挖掘算法VGS-PrefixSpan第36-38页
    3.5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38-44页
        3.5.1 实验数据集介绍第39-40页
        3.5.2 算法效果对比第40-42页
        3.5.3 算法效率对比第42-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基于轨迹频繁模式的室内轨迹隐私保护方法第45-58页
    4.1 问题提出第45页
    4.2 相关定义第45-47页
    4.3 假轨迹生成算法TFP-DT第47-50页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50-57页
        4.4.1 参数最大距离对结果的影响第51-53页
        4.4.2 参数最小距离对结果的影响第53-54页
        4.4.3 参数隐私保护度需求对结果的影响第54-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混合的室内轨迹隐私保护方法第58-72页
    5.1 问题提出第58页
    5.2 相关定义第58-60页
    5.3 混合的轨迹隐私保护算法HTPPA第60-63页
    5.4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63-70页
        5.4.1 参数最小用户数量对结果的影响第64-66页
        5.4.2 参数隐私保护度需求对结果的影响第66-68页
        5.4.3 用户数量对结果的影响第68-70页
    5.5 TFP-DT算法与HTPPA算法对比分析第70-71页
    5.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6.1 本文总结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计算中加密数据上安全k近邻查询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事件日志的跨组织复杂业务过程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