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东北地区驼鹿种群动态与遗传特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22页
    1.1 课题背景第14-15页
    1.2 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影响机制第15-18页
    1.3 国内外驼鹿研究进展第18-21页
        1.3.1 驼鹿起源与分类第18-19页
        1.3.2 驼鹿种群数量和分布第19页
        1.3.3 驼鹿栖息地研究第19-20页
        1.3.4 驼鹿种群遗传学研究第20-21页
    1.4 课题来源第21页
    1.5 课题的总目标及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1 总目标第21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第22-27页
    2.1 黑龙江沾河林业局第22-23页
    2.2 内蒙古乌尔旗汗林业局第23页
    2.3 黑龙江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第23-24页
    2.4 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自然保护区第24-25页
    2.5 黑龙江双河自然保护区第25-26页
    2.6 黑龙江漠河县第26-27页
3 基于线粒体DNA的东北地区驼鹿种群进化特征分析第27-49页
    3.1 引言第27-28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8-33页
        3.2.1 材料采集第28-29页
        3.2.2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PCR扩增与测序第29-31页
        3.2.3 数据分析第31-33页
    3.3 研究结果第33-45页
        3.3.1 东北地区驼鹿种群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变异第33-36页
        3.3.2 系统发育第36-40页
        3.3.3 种群遗传结构第40-43页
        3.3.4 群体动态第43-45页
    3.4 讨论第45-48页
        3.4.1 mtDNA控制区序列变异与遗传多样性第45-46页
        3.4.2 东北地区驼鹿种群遗传分化第46-47页
        3.4.3 东北地区驼鹿种群动态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东北地区驼鹿分布区退缩及现有栖息地影响因子探究第49-66页
    4.1 引言第49-50页
    4.2 研究方法第50-54页
        4.2.1 中国东北驼鹿栖息地位置确定和退缩过程分析第50-51页
        4.2.2 气候变化数据获取与处理第51页
        4.2.3 分布区退缩影响因子评估第51-52页
        4.2.4 气候和景观因子对驼鹿现有栖息地的影响第52-54页
    4.3 研究结果第54-61页
        4.3.1 驼鹿分布区变迁第54-55页
        4.3.2 东北地区驼鹿分布区气候变化评估第55-57页
        4.3.3 气候和景观因子对驼鹿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影响第57-59页
        4.3.4 气候和景观因子及人为干扰对驼鹿现有栖息地影响评估第59-61页
    4.4 讨论第61-64页
        4.4.1 全球和中国驼鹿分布区变迁第61-62页
        4.4.2 东北地区气候变化情况第62页
        4.4.3 驼鹿历史分布区退缩的影响因子第62-63页
        4.4.4 现有栖息地影响因子第63-64页
    4.5 小结第64-66页
5 基于微卫星技术的东北地区驼鹿种群现状及遗传结构分析第66-90页
    5.1 引言第66-67页
    5.2 研究方法第67-73页
        5.2.1 基于粪便分子生物学的非损伤性个体及性别鉴定第67-69页
        5.2.2 六个研究地区驼鹿种群密度及影响因子评估第69-72页
        5.2.3 驼鹿种群遗传多样性评估第72-73页
    5.3 研究结果第73-86页
        5.3.1 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第73-78页
        5.3.2 种群现状第78-84页
        5.3.3 种群结构第84-86页
    5.4 讨论第86-89页
        5.4.1 东北地区驼鹿种群状况第86-87页
        5.4.2 东北地区驼鹿种群动态第87-88页
        5.4.3 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第88-89页
    5.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6 东北地区驼鹿种群扩散机制及影响因子研究第90-106页
    6.1 引言第90-91页
    6.2 研究方法第91-93页
        6.2.1 空间自相关分析第91-92页
        6.2.2 偏性扩散分析第92页
        6.2.3 种群间迁移率分析第92-93页
        6.2.4 景观遗传格局探究第93页
    6.3 研究结果第93-102页
        6.3.1 汗马地区驼鹿种群空间遗传结构第93-95页
        6.3.2 东北地区驼鹿种群偏性扩散研究第95-99页
        6.3.3 驼鹿种群受地理隔离和环境因子影响效应第99-100页
        6.3.4 地理种群间扩散率及影响因子研究第100-102页
    6.4 讨论第102-105页
        6.4.1 汗马地区驼鹿空间遗传结构产生的过程第102-103页
        6.4.2 驼鹿偏性扩散模式分析第103-104页
        6.4.3 驼鹿遗传格局的空间距离和景观因子的隔离效应第104-105页
        6.4.4 地理种群间扩散率影响因子探究第105页
    6.5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结论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123页
附件第123-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壳层增强聚乙烯基共挤出木塑性能研究
下一篇:杨木粉/PLA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在3D打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