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左手超材料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左手超材料透镜天线相关理论简介 | 第13-32页 |
2.1 左手超材料理论概述 | 第13-26页 |
2.1.1 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2.1.2 负折射特性 | 第15-17页 |
2.1.3 后向波特性 | 第17-18页 |
2.1.4 等效介质理论 | 第18页 |
2.1.5 实现左手结构理论依据 | 第18-23页 |
2.1.6 S参数提取方法 | 第23-26页 |
2.2 平面透镜天线理论概述 | 第26-31页 |
2.2.1 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2.2.2 平面透镜分类 | 第27页 |
2.2.3 Fabry-Perot谐振腔天线工作原理 | 第27-31页 |
2.3 本章总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宽带高增益左手透镜天线 | 第32-42页 |
3.1 方形贴片微带天线馈源设计 | 第32-35页 |
3.1.1 微带天线辐射原理概述 | 第32-34页 |
3.1.2 馈源天线性能分析 | 第34-35页 |
3.2 左手超材料单元设计 | 第35-38页 |
3.2.1 对口谐振环左手单元原理概述 | 第36-37页 |
3.2.2 左手单元仿真 | 第37-38页 |
3.3 宽带高增益左手透镜天线设计 | 第38-41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Fabry-Perot谐振腔的低剖面左手透镜天线 | 第42-53页 |
4.1 缝隙耦合馈电Fabry-Perot谐振腔天线设计 | 第42-48页 |
4.1.1 缝隙耦合馈电微带贴片天线 | 第42-45页 |
4.1.2 部分反射面单元分析 | 第45-46页 |
4.1.3 F-P谐振腔天线仿真结果 | 第46-47页 |
4.1.4 本节小结 | 第47-48页 |
4.2 左手超材料单元设计 | 第48-50页 |
4.3 基于F-P谐振腔的高方向性左手透镜天线设计 | 第50-52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基于Fabry-Perot谐振腔的双频电小左手透镜天线 | 第53-59页 |
5.1 左手透镜天线馈源设计 | 第53-54页 |
5.2 双层左手透镜设计 | 第54-56页 |
5.2.1 部分反射面单元分析 | 第54-55页 |
5.2.2 左手单元分析 | 第55-56页 |
5.3 基于F-P谐振腔的双频电小左手透镜天线设计 | 第56-58页 |
5.4 本章总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4-65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65-66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