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官方和旅游者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差异与动态变化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一、绪论第12-20页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2-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选题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1 目的地投射形象研究第14页
        1.2.2 旅游者视角的旅游地形象研究第14-15页
        1.2.3 旅游目的地形象动态研究第15-16页
    1.3 相关理论基础第16-17页
        1.3.1 旅游目的地投射形象与感知形象第16页
        1.3.2 旅游凝视第16页
        1.3.3 传播学理论第16-17页
        1.3.4 认知心理学理论第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5.1 文献研究法第18-19页
        1.5.2 内容分析法第19页
        1.5.3 比较分析法第19页
        1.5.4 共现聚类分析法第19-20页
二、研究设计第20-28页
    2.1 案例地选择依据第20页
    2.2 案例地概况第20-22页
        2.2.1 地理区位与行政区划第20-21页
        2.2.2 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第21-22页
        2.2.3 旅游发展基本情况第22页
    2.3 研究阶段划分及数据采集第22-25页
        2.3.1 研究阶段划分第22-24页
        2.3.2 研究数据来源第24-25页
    2.4 研究数据处理第25-28页
        2.4.1 照片数据处理第25-27页
        2.4.2 照片描述性文本数据处理第27-28页
三、官方与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差异分析第28-47页
    3.1 第一阶段官方与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差异分析第28-37页
        3.1.1 基于照片内容对比分析第28-32页
        3.1.2 基于照片描述性文本对比分析第32-37页
    3.2 第二阶段官方与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差异分析第37-46页
        3.2.1 基于照片内容对比分析第37-42页
        3.2.2 基于照片描述性文本对比分析第42-46页
    3.3 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官方与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差异变化分析第46-47页
四、两阶段官方与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动态分析第47-50页
    4.1 官方目的地投射形象的动态变化第47-48页
        4.1.1 公共服务质量投射力度加大第47页
        4.1.2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提升第47-48页
        4.1.3 旅游目的地全季发展初现第48页
        4.1.4 目的地形象投射视角有所更新第48页
    4.2 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动态变化第48-50页
        4.2.1 休闲度假娱乐层面感知提升第48-49页
        4.2.2 旅游地基础设施感知提升第49页
        4.2.3 生态环境关注度有所提高第49页
        4.2.4 自然景观类的感知更加丰富第49-50页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第50-53页
    5.1 主要结论第50-51页
        5.1.1 各阶段官方与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差异结论第50-51页
        5.1.2 两阶段官方与旅游者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动态变化结论第51页
    5.2 优化鄂尔多斯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的建议第51-53页
        5.2.1 完善鄂尔多斯目的地形象的支撑体系第51-52页
        5.2.2 深化网络新媒体的形象推广第52页
        5.2.3 加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监控和管理第52-53页
六、研究结论与讨论第53-54页
    6.1 研究局限第53页
    6.2 创新与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乡村旅游节庆感知与态度研究--以碛口红枣旅游文化节为例
下一篇:商业文化环境下粉丝的网络集体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