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代替考试罪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1页
一、代替考试罪的基本构造第11-14页
    (一)代替考试罪的含义界定第11-12页
    (二)代替考试罪的构成要件第12-14页
        1.代替考试罪的客体要件第12页
        2.代替考试罪的客观方面第12-13页
        3.代替考试罪的主体要件第13-14页
        4.代替考试罪的主观方面第14页
二、代替考试罪司法现状的样本分析第14-18页
    (一)样本来源说明第15页
    (二)情况分析第15-18页
        1.考试类型以资格考试居多第15-16页
        2.犯罪停止形态认定标准多样第16页
        3.行为主体以一般替考者居多第16-17页
        4.量刑以轻刑为主第17-18页
三、代替考试罪存在的问题第18-26页
    (一)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范围不明确第18-20页
        1.对“法律”的不同理解第19页
        2.对“国家考试”的不同理解第19-20页
    (二)犯罪停止形态认定不一致第20-22页
        1.考前核对身份信息阶段停止形态的认定不一致第21页
        2.考试过程中停止形态的认定不一致第21-22页
    (三)犯罪主体类型未区分第22-23页
        1.替考者与被替考者未区分第22-23页
        2.职业替考者与一般替考者未区分第23页
    (四)刑罚配置的欠缺与适用的随意第23-26页
        1.刑罚配置欠缺完整性第23-24页
        2.刑罚适用存在随意性第24-25页
        3.刑罚处罚不符合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第25-26页
四、代替考试罪的完善建议第26-40页
    (一)严密代替考试罪的考试范围第26-29页
        1.规范“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第26-27页
        2.代替考试罪考试范围的具体化第27-29页
    (二)明确代替考试罪的停止形态第29-33页
        1.代替考试罪预备形态的认定第29-30页
        2.代替考试罪未遂的认定第30-31页
        3.代替考试罪既遂的认定第31-33页
    (三)建议提高主刑的量刑幅度并增设资格刑第33-35页
        1.建议主刑提高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第33-34页
        2.建议代替考试罪增设资格刑第34-35页
    (四)根据行为主体类型判处相应的刑罚第35-40页
        1.代替考试罪行为主体的类型划分第35-36页
        2.对职业替考者的刑罚处罚第36-37页
        3.对一般替考者的刑罚处罚第37-39页
        4.对被替考者的刑罚处罚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界定与处理
下一篇:试析经济法视角下的商品房限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