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页 |
2.1.1 留守儿童 | 第19页 |
2.1.2 安全问题 | 第19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儿童权利理论 | 第19-20页 |
2.2.2 需求层次理论 | 第20页 |
2.2.3 社会支持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湖南省隆回县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现状分析 | 第22-31页 |
3.1 湖南省隆回县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3.2 湖南省隆回县留守儿童生活情况 | 第23-27页 |
3.2.1 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 | 第23-24页 |
3.2.2 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 | 第24-26页 |
3.2.3 留守儿童承担家务和农活情况 | 第26-27页 |
3.3 湖南省隆回县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 第27-31页 |
3.3.1 交通安全风险 | 第27页 |
3.3.2 劳动安全风险 | 第27-28页 |
3.3.3 生活与娱乐安全风险 | 第28-29页 |
3.3.4 人身侵害风险 | 第29-30页 |
3.3.5 突发性灾难风险 | 第30-31页 |
第4章 湖南省隆回县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成因分析 | 第31-38页 |
4.1 自身因素 | 第31-33页 |
4.1.1 留守儿童接触危险几率较大 | 第31页 |
4.1.2 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欠缺 | 第31-32页 |
4.1.3 留守儿童应急自救能力缺乏 | 第32-33页 |
4.2 家庭因素 | 第33-35页 |
4.2.1 父母的外出务工造成影响 | 第33-34页 |
4.2.2 留守儿童监护人难以胜任 | 第34-35页 |
4.3 社会因素 | 第35-37页 |
4.3.1 村委会在管理中角色缺失 | 第35-36页 |
4.3.2 农村治安管理工作薄弱 | 第36页 |
4.3.3 人与经济的发展不协调 | 第36-37页 |
4.4 学校因素 | 第37-38页 |
4.4.1 寄宿制学校建设不足 | 第37页 |
4.4.2 学校安全教育不到位 | 第37-38页 |
第5章 提升湖南省隆回县留守儿童安全保障的对策 | 第38-49页 |
5.1 家庭关爱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源泉 | 第38-39页 |
5.1.1 强调父母的监护责任 | 第38页 |
5.1.2 合理选取代理监护人 | 第38-39页 |
5.1.3 明确监护人监护职责 | 第39页 |
5.2 学校关爱能够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 | 第39-42页 |
5.2.1 更新理念开展安全教育 | 第39-40页 |
5.2.2 加强与家长和监护人联系 | 第40页 |
5.2.3 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 第40-41页 |
5.2.4 发展幼托缓解监护压力 | 第41页 |
5.2.5 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 | 第41-42页 |
5.3 政府关爱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所在 | 第42-45页 |
5.3.1 推动户籍改革减少留守数量 | 第42-43页 |
5.3.2 强化政府职能创新工作机制 | 第43-44页 |
5.3.3 健全留守儿童法律保护机制 | 第44页 |
5.3.4 打击犯罪保护留守儿童权益 | 第44-45页 |
5.4 社会关爱使留守儿童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 第45-49页 |
5.4.1 强化农村社区留守儿童安全体系 | 第45-46页 |
5.4.2 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 | 第46页 |
5.4.3 开展社会组织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
附录 B | 第55-57页 |
附录 C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