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第一章 中国法律史学成果的数量、地域及机构分析 | 第16-27页 |
第一节 数量分析 | 第16-22页 |
一、发文量 | 第16-18页 |
二、发文比例 | 第18-22页 |
第二节 地域及机构分析 | 第22-27页 |
一、地域分析 | 第23-24页 |
二、机构分析 | 第24-27页 |
第二章 中国法律史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 第27-50页 |
第一节 通史研究 | 第27-31页 |
一、综合性研究 | 第27-28页 |
二、法律形式研究 | 第28-29页 |
三、刑罚制度研究 | 第29-30页 |
四、司法及诉讼制度研究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断代史研究 | 第31-44页 |
一、秦汉法律史 | 第31-33页 |
二、隋唐法律史 | 第33-36页 |
三、明清法律史 | 第36-39页 |
四、近代法律史 | 第39-44页 |
第三节 其他问题研究 | 第44-50页 |
一、民事领域研究 | 第44-46页 |
二、中国法文化研究 | 第46-48页 |
三、中华法系研究 | 第48-50页 |
第三章 中国法律史学的变化、反思与前瞻 | 第50-62页 |
第一节 中国法律史学的主要变化 | 第50-56页 |
一、刊文越来越规范 | 第50-52页 |
二、研究领域不断拓宽 | 第52-53页 |
三、学术观点越辩越清 | 第53-55页 |
四、新材料愈发受关注 | 第55-56页 |
第二节 中国法律史学的反思与前瞻 | 第56-62页 |
一、关于中国法律史学的研究主体 | 第56-58页 |
二、关于中国法律史学的研究内容 | 第58-59页 |
三、关于中国法律史学的研究方法 | 第59-60页 |
四、关于中国法律史学的研究材料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94页 |
1979-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所载中国法律史学成果目录 | 第67-71页 |
1979-2017年《法学研究》所载中国法律史学成果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 第71-87页 |
1979-2017年《中国法学》所载中国法律史学成果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 第87-9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后记 | 第95-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