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智能时代少年儿童榜样教育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30页
    (一)研究缘起第10-12页
        1.榜样在少年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第10页
        2.少年儿童榜样选择的特殊性第10-11页
        3.智能时代对榜样教育的冲击第11页
        4.相关研究的匮乏第11-12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第12-18页
        1.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第12-14页
        2.榜样教育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第14-15页
        3.榜样教育策略构建研究第15-16页
        4.少年儿童榜样教育研究第16-17页
        5.国外相关研究第17-18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20页
        1.研究思路第18-19页
        2.研究方法第19-20页
    (四)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第20-21页
        1.理论意义第20页
        2.实践意义第20-21页
        3.创新之处第21页
    (五)概念界定第21-25页
        1.少年儿童第21页
        2.榜样第21-23页
        3.榜样教育第23-24页
        4.少年儿童榜样教育第24-25页
    (六)理论基础第25-30页
        1.观察学习理论第25-27页
        2.心智模式理论第27-30页
一、智能时代少年儿童榜样教育理论分析第30-38页
    (一)智能时代第30-31页
        1.智能时代的由来第30页
        2.智能时代的特征第30-31页
    (二)智能时代榜样对少年儿童成长的价值探析第31-34页
        1.职业导航:激发少年儿童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第31-32页
        2.行为示范:帮助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32-33页
        3.道德感染:培育少年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品质第33页
        4.思想引领:引导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33-34页
        5.人格塑造:激发少年儿童的自我内在驱动力第34页
    (三)少年儿童榜样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4-38页
        1.心智模式第34-35页
        2.自我认知方式第35页
        3.对理想中自我的期待第35-38页
二、智能时代少年儿童榜样教育的现状考察第38-54页
    (一)调查目的和对象第38页
        1.调查目的第38页
        2.调查对象第38页
    (二)调查的实施第38-40页
        1.调查内容第38-39页
        2.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39页
        3.问卷设计的信度和效度第39页
        4.统计方法第39-40页
    (三)结果分析第40-54页
        1.基本情况分析第40-42页
        2.榜样对少年儿童成长的作用第42-44页
        3.榜样教育的有效性指标第44-46页
        4.少年儿童对榜样与偶像的认知状况第46-47页
        5.少年儿童榜样选择的倾向性第47-52页
        6.心智模式对少年儿童成长的作用第52-54页
三、智能时代少年儿童榜样教育中问题及归因第54-64页
    (一)观念层面第54-56页
        1.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对立第54-55页
        2.榜样教育被简化为英雄、道德教育第55-56页
        3.榜样教育与时代精神的割裂第56页
    (二)方法层面第56-59页
        1.缺乏对少年儿童心智模式的了解第56-57页
        2.忽视对少年儿童自我认知的关注第57-58页
        3.低估少年儿童自我完善的需求第58-59页
    (三)实践层面第59-64页
        1.知行割裂,重知轻行第59页
        2.重精英阶层,轻普通群众第59-60页
        3.师生榜样人物选择倾向性间的错位第60-61页
        4.教师、家长等自身榜样作用的削弱第61页
        5.缺乏对智能工具的灵活运用第61-64页
四、智能时代少年儿童榜样教育的建构策略第64-74页
    (一)观念层面第64-67页
        1.进一步丰富榜样教育的内涵第64-65页
        2.传统文化精华与时代发展特色互为补充第65-66页
        3.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偶像崇拜现象第66-67页
    (二)方法层面第67-70页
        1.培育少年儿童的道德思维能力和信息选择能力第67-68页
        2.依据少年儿童的心智模式调整榜样教育的方法第68-69页
        3.充分发挥少年儿童在榜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第69-70页
    (三)实践层面第70-74页
        1.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增强榜样教育的趣味性第70-71页
        2.依据科学评价方法鼓励学生榜样学习的持久性第71-72页
        3.树立同伴榜样营造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风气第72-74页
结语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第80-84页
致谢第84-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话语分析
下一篇:少年儿童自我责任感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