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公司案例对T事务所新三板财务尽调的改进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12-15页 |
1.2.1 尽职调查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尽职调查实务状况 | 第13-15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本文思路和框架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新三板和财务尽职调查相关理论 | 第18-26页 |
2.1 新三板概述 | 第18-22页 |
2.1.1 新三板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18-21页 |
2.1.2 新三板挂牌条件 | 第21-22页 |
2.2 财务尽职调查相关理论 | 第22-26页 |
2.2.1 基于风险评估理论的目的性分析 | 第22-23页 |
2.2.2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必要性分析 | 第23-24页 |
2.2.3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理论的系统性分析 | 第24-26页 |
第3章 T会计师事务所新三板项目财务尽调案例分析 | 第26-34页 |
3.1 H公司和T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3.1.1 H公司简介 | 第26页 |
3.1.2 T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第26-27页 |
3.2 T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尽职调查现状 | 第27-34页 |
3.2.1 财务尽职调查工作流程 | 第27-29页 |
3.2.2 财务尽职调查工作内容 | 第29-34页 |
第4章 T事务所财务尽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40页 |
4.1 T会计师事务所新三板项目尽调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4.1.1 对宏观环境和行业状况分析不足 | 第34页 |
4.1.2 尽职调查实务程序执行不到位 | 第34-35页 |
4.1.3 尽调中的财务分析工作流于形式 | 第35-36页 |
4.1.4 价值预测和风险披露不够充分 | 第36-37页 |
4.2 T会计师事务所尽职调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4.2.1 事务所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37-38页 |
4.2.2 事务所尽调业务的成本控制 | 第38页 |
4.2.3 尽调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 第38-39页 |
4.2.4 内外部对尽调业务监管不足 | 第39-40页 |
第5章 T事务所新三板财务尽职调查的改进与优化 | 第40-56页 |
5.1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对财务尽职调查模式的改进 | 第40-53页 |
5.1.1 战略导航分析 | 第40-42页 |
5.1.2 会计分析和调整 | 第42-46页 |
5.1.3 基于会计调整的财务分析 | 第46-49页 |
5.1.4 前景分析和识别风险 | 第49-53页 |
5.2 事务所新三板项目财务尽职调查的保障措施 | 第53-56页 |
5.2.1 加强与各方的高效沟通 | 第53页 |
5.2.2 组织尽调业务拓展专题培训 | 第53-54页 |
5.2.3 事务所内部加强执业监督检查 | 第54页 |
5.2.4 完善尽职调查外部监管体系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