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34页 |
2.1 效率 | 第18-19页 |
2.1.1 效率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2.2 安全管理效率 | 第19-22页 |
2.2.1 安全管理效率概念 | 第19-20页 |
2.2.2 安全管理效率评价 | 第20页 |
2.2.3 企业安全管理效率评价的方法 | 第20-22页 |
2.3 DEA模型介绍 | 第22-32页 |
2.3.1 DEA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2.3.2 DEA模型的基本思想 | 第24-26页 |
2.3.3 数据包络分析的模型理论 | 第26-30页 |
2.3.4 DEA模型在安全管理效率评价中的步骤 | 第30-31页 |
2.3.5 DEA模型在安全管理评价中运用的可行性及优势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企业安全管理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 第34-46页 |
3.1 企业安全管理效率评价指标的构建依据 | 第34-36页 |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4-35页 |
3.1.2 指标选取的考虑因素 | 第35-36页 |
3.2 企业安全管理效率评价对象的确定 | 第36-43页 |
3.2.1 企业安全管理评价对象 | 第37-39页 |
3.2.2 企业安全管理评价指标分析 | 第39-43页 |
3.3 输入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3-45页 |
3.3.1 一级输入指标的构建 | 第43页 |
3.3.2 二级输入指标的构建 | 第43-45页 |
3.4 输出指标体系建立 | 第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企业安全管理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 第46-68页 |
4.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46-49页 |
4.1.1 合川区X桃片集团 | 第46-48页 |
4.1.2 X集团产品的的生产过程 | 第48-49页 |
4.2 调查问卷设计及分析 | 第49-56页 |
4.2.1 问卷设计 | 第49页 |
4.2.2 样本收集 | 第49-51页 |
4.2.3 信度分析 | 第51-53页 |
4.2.4 效度分析 | 第53-56页 |
4.3 输入和输出指标的确定 | 第56-59页 |
4.3.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57-58页 |
4.3.2 模型选取及结果 | 第58-59页 |
4.4 安全管理的效率评价与分析 | 第59-60页 |
4.4.1 技术有效的效率评价 | 第59页 |
4.4.2 规模有效的效率评价 | 第59-60页 |
4.4.3 主成分分析 | 第60页 |
4.5 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建议 | 第60-66页 |
4.5.1 强化企业安全意识 | 第61-62页 |
4.5.2 加强风险应对管理能力 | 第62-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页 |
5.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