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波束分解的多波束天线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1.2.1 多波束天线的研究现状 | 第8页 |
1.2.2 振子天线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3 宽波束微带天线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2 基础理论概述 | 第15-27页 |
2.1 多波束天线基本原理 | 第15-18页 |
2.1.1 多波束天线的分类 | 第15-16页 |
2.1.2 波束形成网络 | 第16-18页 |
2.2 振子天线基本原理 | 第18-22页 |
2.2.1 振子天线的辐射特性 | 第18-19页 |
2.2.2 振子天线的圆极化实现方式 | 第19-20页 |
2.2.3 振子天线的平衡馈电方式 | 第20-22页 |
2.3 微带天线基本原理 | 第22-26页 |
2.3.1 微带天线辐射原理 | 第22-23页 |
2.3.2 微带天线波束展宽方法 | 第23-25页 |
2.3.3 微带天线圆极化实现方法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多波束天线的方案设计 | 第27-34页 |
3.1 多波束天线整体指标 | 第27页 |
3.2 多波束天线的波束形成方案的确定 | 第27-29页 |
3.3 多波束的分解 | 第29-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天线单元的设计分析 | 第34-57页 |
4.1 宽波束圆极化收发共用天线的设计 | 第34-44页 |
4.1.1 天线单元的仿真设计 | 第34-38页 |
4.1.2 馈电网络的仿真设计 | 第38-41页 |
4.1.3 天线的整体仿真 | 第41-43页 |
4.1.4 天线实测 | 第43-44页 |
4.2 高增益圆极化接收天线的设计 | 第44-56页 |
4.2.1 天线单元的仿真设计 | 第45-50页 |
4.2.2 天线阵列的仿真设计 | 第50-52页 |
4.2.3 馈电网络的仿真设计 | 第52-54页 |
4.2.4 振子天线的整体仿真 | 第54-55页 |
4.2.5 天线实测 | 第55-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多波束天线整体结构的设计分析 | 第57-64页 |
5.1 多波束天线整体结构的设计 | 第57页 |
5.2 多波束天线仿真方向图的合成 | 第57-60页 |
5.3 多波束天线的实测 | 第60-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