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混合炸药性能老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混合炸药老化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混合炸药老化机理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4 混合炸药寿命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 RDX/BR双组分体系的模型构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18-28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模型构建和模拟细节 | 第18-21页 |
2.2.1 模拟组分的选择 | 第18-19页 |
2.2.2 力场和系综的选择 | 第19-20页 |
2.2.3 模型的构建 | 第20-21页 |
2.2.4 模拟细节 | 第2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26页 |
2.3.1 体系平衡判别 | 第22页 |
2.3.2 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2-24页 |
2.3.3 温度对引发键N-NO_2键长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4 温度对内聚能密度(CED)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5 温度对结合能的影响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3 混合炸药的老化性能研究 | 第28-36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加速老化试验方法 | 第28-30页 |
3.3 混合炸药老化过程中的性能变化 | 第30-34页 |
3.3.1 质量与体积变化 | 第30-31页 |
3.3.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3.3.3 机械感度测试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混合炸药的失效机理探究 | 第36-46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表观现象分析 | 第36-38页 |
4.3 热重分析(TG)研究 | 第38-40页 |
4.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研究 | 第40-43页 |
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研究 | 第43-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混合炸药贮存寿命预估 | 第46-50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寿命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第46-4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6 结论 | 第50-52页 |
6.1 全文结论 | 第50-51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