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9-2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三、概念与理论 | 第18-2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五、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第一章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 第24-29页 |
一、低龄化特征突出 | 第24页 |
二、团伙化组织形式明显 | 第24-26页 |
三、反社会行为类型以侵财型犯罪为主 | 第26-27页 |
四、行为具有冲动性、盲目性 | 第27-28页 |
五、暴力倾向明显、手段残忍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群体亚文化接触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 第29-39页 |
一、群体亚文化接触范围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 第29-34页 |
二、群体亚文化接触频率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 第34-39页 |
第三章 群体亚文化认同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 第39-47页 |
一、群体亚文化认知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 第39-41页 |
二、群体亚文化接纳度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 第41-47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7-52页 |
一、结论 | 第47-48页 |
二、建议 | 第48-51页 |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