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钢桥疲劳及标准疲劳车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钢桥疲劳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标准疲劳车及疲劳荷载模型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依托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1 本文研究依托结构 | 第12-13页 |
1.3.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疲劳强度理论 | 第14-22页 |
2.1 疲劳概念及其破坏过程 | 第14-15页 |
2.2 钢桥节点连接的疲劳问题 | 第15-16页 |
2.3 S-N曲线和P-S-N曲线 | 第16-17页 |
2.4 线性疲劳损伤理论 | 第17-19页 |
2.5 随机荷载的统计处理 | 第19-20页 |
2.5.1 雨流计数法 | 第19-20页 |
2.5.2 泄水法 | 第20页 |
2.6 变幅荷载与常幅荷载的转化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标准疲劳车与内力历程例 | 第22-54页 |
3.1 关于疲劳荷载的规定 | 第22-27页 |
3.1.1 中国规范中关于标准疲劳车的描述 | 第22-23页 |
3.1.2 英国BS5400规定 | 第23-24页 |
3.1.3 美国AASHTO中的标准疲劳车 | 第24-25页 |
3.1.4 Eurocode疲劳荷载模型 | 第25-27页 |
3.1.5 轻轨疲劳荷载标准车的选取 | 第27页 |
3.2 全桥内力分析 | 第27-52页 |
3.2.1 横纵连接处各个车道移动荷载作用下内力影响线 | 第28-36页 |
3.2.2 各车道内力历程例 | 第36-5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节点连接处疲劳试验的等效内力幅 | 第54-77页 |
4.1 标准车内力频值谱 | 第54-65页 |
4.1.1 将BS5400中标准疲劳车作用在各车道时各车道内力循环 | 第54-56页 |
4.1.2 AASHTO标准车一次加载例内力频谱值 | 第56-57页 |
4.1.3 使用中国规范标疲车单次加载时引起的各车道内力循环 | 第57-59页 |
4.1.4 Eurocode规范标准车单车作用在各车道内力频值谱 | 第59-61页 |
4.1.5 轻轨标准车行经各车道一次内力频谱值 | 第61-65页 |
4.2 标准车作用次数 | 第65-71页 |
4.2.1 根据BS5400规范计算其标准疲劳车作用次数 | 第65-66页 |
4.2.2 AASHTO中慢车道重车总作用次数 | 第66-69页 |
4.2.3 中国规范对标准疲劳车作用次数的规定 | 第69-70页 |
4.2.4 Eurocode规范中慢车道与快车道作用次数的确定 | 第70页 |
4.2.5 轻轨标准车作用次数 | 第70-71页 |
4.3 标准车作用的等效 | 第71-76页 |
4.3.1 将公路及轻轨标准车的作用等效为常幅荷载 | 第71-72页 |
4.3.2 将常幅等效荷载转化为200万次常幅荷载 | 第72-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有限元模型计算及疲劳验算 | 第77-99页 |
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77-80页 |
5.2 弯矩与剪力幅的模型荷载转换 | 第80-81页 |
5.3 有限元应力计算结果 | 第81-89页 |
5.3.1 恒荷载作用下结果 | 第81-82页 |
5.3.2 仅施加各规范对应荷载作用下结果 | 第82-85页 |
5.3.3 自重恒载与等效力共同作用下结果 | 第85-89页 |
5.4 应力计算结果验算 | 第89-95页 |
5.5 主桁与横梁连接节点连接构造使用寿命分析 | 第95-97页 |
5.5.1 BS5400规范标准疲劳车作用结果的疲劳验算 | 第95-96页 |
5.5.2 AASHTO标准疲劳车引起的应力循环疲劳验算 | 第96页 |
5.5.3 对中国规范标疲车对应应力结果进行疲劳验算 | 第96-97页 |
5.5.4 Eurocode规范标准疲劳车疲劳验算结果 | 第9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1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99-100页 |
6.2 本文研究的展望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