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边坡的病害类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边坡病害预测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预防性养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的必要性以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第二章 路基边坡病害基础理论 | 第21-33页 |
2.1 路基边坡坡体结构类型 | 第21-24页 |
2.1.1 基座式坡体结构 | 第21页 |
2.1.2 层状坡体结构 | 第21-22页 |
2.1.3 似眼球状坡体结构 | 第22页 |
2.1.4 块状坡体结构 | 第22页 |
2.1.5 松散破碎体坡体结构 | 第22页 |
2.1.6 类均质坡体结构 | 第22-24页 |
2.2 路基高边坡病害类型 | 第24-26页 |
2.3 路基高边坡病害影响因素 | 第26-31页 |
2.3.1 坡体结构控制边坡病害 | 第26-28页 |
2.3.2 水对边坡病害的重要影响 | 第28-30页 |
2.3.3 工程因素对高边坡病害的诱发作用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路基边坡的病害预测 | 第33-47页 |
3.1 概述 | 第33页 |
3.2 路基高边坡病害预测方法及原理 | 第33-41页 |
3.2.1 定性的预测方法 | 第34-35页 |
3.2.2 定量的预测方法 | 第35-41页 |
3.3 路基高边坡病害预测实施步骤 | 第41-45页 |
3.3.1 结构面地质力学调查分析法及其实施步骤 | 第42-43页 |
3.3.2 宏观地质判断法及其实施步骤 | 第43页 |
3.3.3 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实施步骤 | 第43-44页 |
3.3.4 极限平衡方法及其实施步骤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及ABAQUS有限元分析 | 第47-67页 |
4.1 常见抗滑桩的类型 | 第47-49页 |
4.1.1 抗滑桩分类 | 第47-48页 |
4.1.2 工程中较常见的抗滑桩 | 第48-49页 |
4.1.3 工程中抗滑桩常见的破坏类型 | 第49页 |
4.2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及基础理论 | 第49-54页 |
4.2.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49-50页 |
4.2.2 岩土工程的模型基础理论 | 第50-54页 |
4.3 抗滑桩有限元受力分析 | 第54-63页 |
4.3.1 工程设计资料 | 第54-55页 |
4.3.2 抗滑桩不同桩径的受力及变形分析 | 第55-58页 |
4.3.3 抗滑桩嵌入稳定层深度的分析 | 第58-60页 |
4.3.4 抗滑桩不同桩位的布设位置分析 | 第60-63页 |
4.3.5 抗滑桩不同桩顶约束的分析 | 第63页 |
4.4 针对典型路基病害(滑坡)的预防性养护方法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五章 最佳养护时机的探究 | 第67-75页 |
5.1 预防性养护最佳时机的确定方法 | 第67-72页 |
5.1.1 费用的组成与分析 | 第67-69页 |
5.1.2 效益的估算 | 第69-72页 |
5.2 预防性养护最佳时机 | 第72-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总结 | 第75页 |
6.2 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
在学期间参加的项目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