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镁及镁合金的概述 | 第12-13页 |
1.1.1 镁及镁合金的简介 | 第12页 |
1.1.2 镁合金中主要添加的合金元素 | 第12-13页 |
1.1.3 镁合金的分类 | 第13页 |
1.2 镁合金固相合成技术 | 第13-17页 |
1.2.1 镁合金固相合成技术 | 第13-15页 |
1.2.2 固相合成镁合金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固相合成镁合金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2.4 固相合成技术的缺点 | 第16-17页 |
1.3 镁合金的腐蚀行为及防护 | 第17-20页 |
1.3.1 镁合金的腐蚀机理 | 第17页 |
1.3.2 镁合金的腐蚀类型 | 第17页 |
1.3.3 镁合金腐蚀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1.3.4 镁合金腐蚀的防护 | 第18-20页 |
1.3.5 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页 |
1.4 镁合金的压缩变形行为 | 第20-21页 |
1.4.1 镁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 | 第20页 |
1.4.2 镁合金的再结晶 | 第20-21页 |
1.5 课题来源及其意义 | 第21-22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21页 |
1.5.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案 | 第23-3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1 试验原材料 | 第23-24页 |
2.1.2 Ce元素的加入方法 | 第24页 |
2.2 试验模具及设备 | 第24-25页 |
2.2.1 挤压模具 | 第24-25页 |
2.2.2 试验主要设备 | 第25页 |
2.3 试验参数的确定 | 第25-27页 |
2.3.1 挤压方式的选择 | 第25页 |
2.3.2 挤压比的确定 | 第25-26页 |
2.3.3 挤压温度的确定 | 第26-27页 |
2.3.4 挤压压力和挤压速率的确定 | 第27页 |
2.4 试验工艺过程及路线 | 第27-29页 |
2.4.1 制屑阶段 | 第28页 |
2.4.2 冷压成坯阶段 | 第28-29页 |
2.4.3 加热及保温阶段 | 第29页 |
2.4.4 热挤成棒阶段 | 第29页 |
2.5 组织分析 | 第29-30页 |
2.5.1 显微组织分析 | 第29-30页 |
2.5.2 断口形貌和能谱分析 | 第30页 |
2.6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0-31页 |
2.7 腐蚀试验 | 第31-34页 |
2.7.1 腐蚀试样的制备 | 第31页 |
2.7.2 腐蚀速率的测量方法与表示方法 | 第31-32页 |
2.7.3 腐蚀试验过程 | 第32-34页 |
2.8 压缩试验 | 第34-35页 |
2.8.1 压缩试样的制备 | 第34页 |
2.8.2 压缩试验过程 | 第34-35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挤压次数对AZ31-Ce镁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6-49页 |
3.1 挤压次数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6-39页 |
3.2 挤压次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 试样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 第41-44页 |
3.4 Mg-Ce中间合金屑的变形机理 | 第44-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AZ31镁合金组织结构和Ce元素对腐蚀行为的影响 | 第49-56页 |
4.1 试样的宏观腐蚀形貌 | 第49-50页 |
4.2 试样的微观腐蚀形貌 | 第50-52页 |
4.2.1 AZ31镁合金组织结构对微观腐蚀形貌的影响 | 第50-52页 |
4.2.2 Ce元素对微观腐蚀形貌的影响 | 第52页 |
4.3 试样腐蚀速率的比较 | 第52-54页 |
4.3.1 AZ31镁合金组织结构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 第53页 |
4.3.2 Ce元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5章 AZ31镁合金组织结构和Ce元素对压缩性能的影响 | 第56-64页 |
5.1 试样压缩前后图 | 第57-58页 |
5.2 试样断口宏观分析 | 第58-59页 |
5.3 试样的微观组织分析 | 第59-62页 |
5.4 试样的断口形貌分析 | 第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