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气候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 第10页 |
1.1.2 户外热舒适性的研究方兴未艾 | 第10-11页 |
1.1.3 旧住区环境的改善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国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3.2 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简析 | 第17页 |
1.4 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1.4.1 寒地城市 | 第17-18页 |
1.4.2 热感觉与热舒适性 | 第18页 |
1.4.3 微气候 | 第18页 |
1.4.4 住区公共空间 | 第18页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1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6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第2章 研究基础 | 第22-30页 |
2.1 寒地住区公共空间微气候特征 | 第22-24页 |
2.1.1 城市气候与微气候 | 第22-23页 |
2.1.2 寒地城市的气候特征 | 第23页 |
2.1.3 寒地住区公共空间微气候特征 | 第23-24页 |
2.2 微气候环境对行为活动的影响 | 第24-26页 |
2.2.1 环境行为学 | 第24-25页 |
2.2.2 住区公共空间行为活动特征 | 第25-26页 |
2.2.3 微气候环境对住区公共空间行为活动的影响 | 第26页 |
2.3 人体热舒适及其与微气候环境的关系 | 第26-29页 |
2.3.1 人体热平衡理论 | 第26页 |
2.3.2 影响热舒适的主要因素 | 第26-28页 |
2.3.3 热舒适的评价指标 | 第28-29页 |
2.3.4 人体热舒适与微气候环境的关系 | 第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寒地住区公共空间热舒适性与行为活动调研与实测分析 | 第30-58页 |
3.1 哈尔滨气候概况 | 第30页 |
3.2 调研方案设计 | 第30-37页 |
3.2.1 研究假设与问卷设计 | 第31-32页 |
3.2.2 调研时间和调研地点 | 第32-36页 |
3.2.3 实地调研的具体方法 | 第36-37页 |
3.3 寒地住区公共空间的微气候环境实测分析 | 第37-49页 |
3.3.1 实测点的空间特征分析 | 第37-41页 |
3.3.2 住区A—轩辕花园小区微气候环境 | 第41-43页 |
3.3.3 住区B—红河新区小区微气候环境 | 第43-46页 |
3.3.4 住区C—嵩山小区微气候环境 | 第46-49页 |
3.4 寒地住区公共空间的使用者调研分析 | 第49-56页 |
3.4.1 使用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49-50页 |
3.4.2 使用者的热环境心理调研分析 | 第50-52页 |
3.4.3 使用者的行为活动特征分析 | 第52-56页 |
3.5 调研样本特征总结 | 第56-57页 |
3.5.1 微气候实测样本特征分析 | 第56页 |
3.5.2 使用者样本特征分析 | 第56-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寒地住区公共空间热舒适性分析及提升策略 | 第58-80页 |
4.1 使用者热环境心理与热舒适性分析 | 第58-62页 |
4.1.1 热感觉与热舒适性分析 | 第58-59页 |
4.1.2 热期望分析 | 第59-60页 |
4.1.3 热舒适度阈值分析 | 第60-62页 |
4.2 使用者热适应性行为与热舒适性分析 | 第62-68页 |
4.2.1 出席行为 | 第62-64页 |
4.2.2 位置选择行为 | 第64-66页 |
4.2.3 阳光与阴影的趋向性 | 第66-67页 |
4.2.4 微观调节行为 | 第67-68页 |
4.3 热心理与热适应性行为的特征总结 | 第68-69页 |
4.3.1 热心理的特征总结 | 第68页 |
4.3.2 热适应性行为的特征总结 | 第68-69页 |
4.4 寒地住区公共空间热舒适性针对性提升策略 | 第69-75页 |
4.4.1 住区A空间热舒适性提升策略 | 第69-71页 |
4.4.2 住区B空间热舒适性提升策略 | 第71-73页 |
4.4.3 住区C空间热舒适性提升策略 | 第73-75页 |
4.5 寒地住区公共空间热舒适性整体性提升策略 | 第75-79页 |
4.5.1 寒地住区公共空间热舒适性的提升目标 | 第75-76页 |
4.5.2 寒地住区公共空间热舒适性的提升策略 | 第76-7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附录 住区公共空间使用者热舒适性调查问卷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